第三百零九章 巫魔会(二十四)-第2/3页

加入书签
  葡萄牙的小麦产量很低,需要美国的运粮船,北美的自由思想就传入了。

  世界和平就和战时不一样了,小威廉·皮特查东印度公司也在避重就轻,难不成他要查皇家海军的腐败问题?

  他和纳尔逊是盟友,为海军供货的木材厂贪污问题已经见报了,幸好当值首相不是他,这种事就和签“亡国判决书”,一样有多远躲多远。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舰队曾在阿姆斯特丹附近因为海面结冰而无法航行,与此同时,法国骑兵骑着马,踏过冰面接受了这一支海军的投降。

  这一幕的发生是一种巧合,波拿巴却打算将它人为复刻,调集了所有的硝石,打算将它倾倒进冰冷的海水里,让英国军舰不能动弹,从而活捉纳尔逊。

  这可以算是一种气候武器了,海水不结冰是因为有盐,阿姆斯特丹附近有淡水河流入海,这才导致了海面结冰。

  能不能行试试才知道,法国海军自埃及阿布基尔海战后就已经有了怯战之心,如果纳尔逊也害怕波拿巴不敢应战,那么以后英国海军也会变成那样。

  威尔士亲王也有考虑,如果纳尔逊真的被活捉了,那么英国国民对海军也失去了信心。这种情况下,威尔士亲王才和拿破仑有了一次秘密会面,当时波拿巴是去检阅西部兵团的。

  波拿巴并不是没有从督政府接手任何“遗产”,高效的新式行政管理体系让法兰西如获新生。

  美国人很清楚,全面民主不仅是虚弱无能的,并且还会不明智和低效。以前护国公克伦威尔就设立过,让议会两方互相争吵,他们忙着吵架的时候,克伦威尔就能实现独裁统治了。

  限制民主制的方式就是联邦制,它让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完全的民主,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但在解决了难缠的问题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没人听得进去,少数服从多数才是正确的,他们不会承认存在多数派暴政,这也是专制并且具有压迫性的。

  苏格拉底的故事很有名,另外还有哥伦布、伽利略等人,这些都是少数派,掌握真理的有时是少数人。

  国王有时是孤独的,他们要面对很多不理解他的人。

  在威尔士亲王身边有一个天主教寡妇,为了和她结婚,他还贿赂了一个牧师举行了宗教仪式,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结婚了。

  这可能是个开端,教务协定里也允许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结婚了,波拿巴也遇到了一个英国女人,虽然她自称是女巫,但更多人将她视作新教徒。

  君主立宪让国王背上了枷锁,威尔士亲王连娶自己喜欢女人的权力都没有,而这是一个普通人都能享受的权力。

  波拿巴也是不自由的,他不能像路易十五那样的国王想流放谁就流放谁,需要用自己被暗杀为借口才能将雅各宾派流放。

  每个人都需要在人前戴上一张人格面具以讨人喜欢,身为主子的威尔士亲王要听舆论的指向统治,波拿巴则要表现出统帅的样子。

  他实际想要的是安宁的生活,当然没人相信他说的,如果他真是个热爱和平的人,就不会在《坎坡—福米奥谈判》的时候把叶卡捷琳娜女王送给科本茨伯爵的杯子摔了。

  事实上拿破仑的兄弟,那个自称要成为布鲁图斯的吕西安也摔了一个杯子,那是在一次非正式的会面,当时乔治安娜很想吃牛肉,另外她还想吃鱼。

  虽然正在闹饥荒,不过她完全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她用一点特权就可以了,就像其他国王的情妇。

  出于对女士的尊重和为了和平美好的生活牺牲的人们,这次实验取消了,所有人都回归日常面具人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为极乐世界和天堂下一个定义,波拿巴在小特里亚农宫修了一个铁架结构的温室,里面长满了植物,但它们不全是用来欣赏的昂贵花卉。

  这些植物有实用价值,乔治安娜有时还会像老师一样向仆人们讲解,据说那是她曾经的职业,好像她真的想要教会他们一些什么。

  那像是个伊甸园,旁边的建筑则是她最喜欢的威尼斯安康圣母教堂,它是工兵短时间修好的,还在不断添加雕塑和家具精装美化,似乎自然与上帝在这里和谐相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