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送行

加入书签


  谢淮安惊讶于阿蘅对他的期待竟是如此的高。

  然而他却只能苦笑着辜负了阿蘅的期待。

  且不说距离他们知晓金矿一事才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隐藏在幕后的人多年不曾被人发现,阴差阳错下露出些许的马脚,还被抓住,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想要在短短时间内,就将所有的事情都查的水落石出,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更何况,即便是舅舅他们真的查出了些什么,谢淮安也不认为他们就会和他说。

  涉及朝纲的事情,可不是在自家的论资排辈。

  就算排不上号,耍无赖也能知道自己想要知道的。

  谢淮安苦笑:“这种事情恐怕只有我爹那一辈的人才知道,而且知道的还不大全,毕竟能利用的时间和线索,都太少了。”

  他和他的兄长不一样。

  谢淮宁自一出生,便是按照谢家大家长的规格培养的。

  而谢淮安,他不用每天用严格的规矩要求自己,平日里先生教导的东西,他也是想学便学,想不学便不学,全凭自己的心意来。

  凡事有得必有失。

  他既然得到了那么多的溺爱,就不该怪旁人把他当做纨绔子弟,但凡正事都不与他说。

  有些事情,不是想要打听,就能知道的。

  阿蘅挺直的脊背骤然松懈下来。

  尽管猜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可真的听到谢淮安说他也不清楚的时候,阿蘅还是难掩失望的神色。

  她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端过桌边已经晾凉的汤药,一饮而尽。

  苦味在喉间蔓延。

  明明是很难以忍受的滋味。

  在这一刻,却让阿蘅觉得无比清醒。

  不管是谢淮安,还是她,如今都太过弱小,弱小到没办法让人相信。

  尤其是她。

  否则爹娘还有兄长也不会从不跟她说外界的残酷。

  与谢淮安分开后,阿蘅有时也会想起他的那抹苦笑。

  像是明悟,又像是自我嘲讽。

  接下来的几日里,阿蘅被祖父拘在了温家别院中,连白马书院都不许她去。

  别院中暂住的那几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离开了。

  阿蘅甚至都没有同他们正式见过面。

  估计将来就算有机会在街头相遇,彼此谁也不会认识谁吧!

  她脚上的扭伤,已经休养了半月有余,差不多已经是好全了。

  下地之后,蹦蹦跳跳还有些许的困难。

  但寻常的走路已经是没问题。

  杨先生的药方也换成了另一种没那么苦的。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

  阿蘅也终于有时间回到京都了。

  还是温桓一马当先的在前头开路,阿蘅坐在车厢里,摇摇晃晃的等着回家。

  然而今日才走了没多久,马车就停在了路边。

  周围还飘荡着行人路过时的说话声。

  阿蘅在车厢里等了许久,也不见温桓过来与她解释,便伸手掀开一旁的车帘,朝外看去。

  城门口是黑压压的一片。

  穿着兵服的人们,站成了方阵,从城门口一直延伸到官道之上。

  那些人齐齐的喊着口号,不过数百人的队伍,却喊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马车停下来的地方距离城门太远。

  阿蘅只能远远的瞧见那一群官兵的衣裳,连领头的人站在何处,她都没能瞧见。

  骑着马一不小心就从人群中走远了的温桓,终于逆流而归,回到了马车边。

  他从马上跳下来,把手里的缰绳交给了一旁的护卫,在车窗边敲了两下,见阿蘅放下了车帘,他这才转道去了车门的方向,翻身进了车厢。

  温桓说:“外面的风有些大,阿蘅就不要开窗了,免得被吹得头疼。”

  更何况路上人员混杂的,他也不想让小姑娘开窗。

  今日进城的人都被堵在了半路上。

  而且顾忌一时半会儿也都走不动道。

  至少还要等那群将士们先离开后,他们才能继续往城里去。

  阿蘅现在很不想知道自己在温桓眼中是何等模样。

  或许就像是冬日檐角下的冰凌,风吹不得,太阳晒不得,一时不慎,便会摔得粉身碎骨。

  这可不是阿蘅胡乱猜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