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57章 方兴 ? 柒(下)-第2/3页

加入书签
  压抑了十天的情感,在这一刹那如堤坝决水般倾泻出来。不安、恐慌、焦急、担忧、委屈,还有在周王师中低人一等的自卑,伴随着一场撕心裂肺的大哭,通通宣泄一空。

  哭得累了,他心底再次传来一个熟悉的、曾经给过自己勇气的声音——“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

  我该做些什么?杨不疑似乎也找不到溶洞所在,老胡公、茹儿、赵叔他们如果有一线生机,便一定还躲在溶洞之中。

  这个想法给了他新的希望,随之而来的是逐渐恢复的理性。

  没了指路的白杨树,彘林已然面目全非,我又该如何寻到那个隐蔽的世外洞天呢?

  有了!方兴灵机一动,收拾罢心情,走到一筹莫展的召公虎车驾前,作揖道:“禀太保,我有一计,可找到老胡公栖身之处!”

  召公虎如抓住救命稻草般:“好孩儿,速速讲来!”

  方兴小心翼翼取出司南,对召公虎道:“当初我从彘林突围,乃是沿着司南所指一路往西,出口便是赵家村口。如今若反其道而行,从赵家村口出发、一路逆行而东,想必便能找到洞口位置所在!”

  “妙计,妙计!”召公虎拍着大腿,连连称赞,“我等只知在彘林中转圈,却忘了,退出林外反倒海阔天空!”

  言罢,召公虎当即安排十乘战车,请赵札驾御主车、载着自己和方兴赶到赵家村口。而杨不疑、蒲无伤等人另驾车马,紧随其后。

  赵札不愧为造父之后,使出家传本事,驾起车马如履平地,很快就把其他战车远远甩在身后。他轻车熟路,片刻就到达彘林西侧之赵家村口。

  再见赵家村的残垣断壁,方兴努力无视这物是人非的萧索。他认出自己十日前突围出彘林之处,于是众人下车改骑马入林。顺着司南,方兴带大家一路往东搜寻。

  路上,杨不疑问方兴道:“方老弟,那日你从恩师洞中突围,顺正西方向走了多久?”

  “约摸一个时辰。”

  “我们今日骑马亦行了半个时辰,想必应该离溶洞不远也。”

  “只是彘林路径已被严重破坏,成了另一番景象。”方兴竭尽全力回忆细节,希望在最快时间内找到老胡公的藏身洞穴。

  突然,杨不疑似乎发现了什么,驱马向前,众人赶忙跟上。

  只见他走到一处被烧成焦炭的土堆旁,翻身下马,附身抓起一把灰烬,放到鼻中闻了闻,转身对召公虎道:“启禀太保,这是个谷堆!”

  召公虎也下马抓起灰烬一嗅,道:“是粟米,此乃河东诸国再常见不过之农作物。”

  杨不疑拔出佩刀,顺着谷灰继续往下扒了一层,又抓起一抔尚未焦透的粟米,道:“这是陈年粟米,还受了潮。”

  “这几日大雨倾盆,粟米受潮最正常不过,”赵札插话道,“不知这有何蹊跷?”

  杨不疑自言自语道:“赤狄历来不种粟米!即便他们在上党故地的存粮,也多是菽类粗粮。这几日下来,赤狄军中也从未见配给粟米,那这粟米又从何而来?”

  “若是赤狄从附近村邑抢来,充作干粮,也未可知。”召公虎提出猜测。

  杨不疑微微一笑,转头问方兴道:“方老弟,敢问赵家村还有如此陈年粟米否?”

  方兴摇了摇头,道:“赵家村民以牧马为生,大部分五谷都是从赵邑用马匹交换而来,皆为新米,很少陈米。”

  赵札也道:“即便是赵邑所产之米,也大多为新米。这几年庄稼收成不佳,新米供不应求,更是少见如此粟米陈米。”

  召公虎若有所思,道:“既如此,那这谷物从何而来?”

  杨不疑道:“若要存放陈米,非得干燥地窖不可。”

  方兴惊道:“是了,在老胡公山洞之中,就有大片的粟米陈米储粮!”

  “这么说,这些粟米是从……”召公虎面色沉重,没把话说全,“赤狄为何要烧掉这些谷堆?”

  方兴知道召公虎要说什么,如果这些粟米是从溶洞中搬出来的,那也就意味着赤狄鬼子不仅找到了老胡公的栖身洞穴,还将里面翻了个底朝天。少年咬着牙,不敢往下想。

  杨不疑继续推理道:“这些谷堆中心尚温,想必刚烧不久。赤狄撤退心切,这些带不走的粮食,自然就会一烧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