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国人暴动(下)-第2/2页

加入书签
  “众目睽睽,切莫狡辩!”仲丁轻蔑道,“无道昏君畏罪而逃,国人总归要个说法,只得以子代父也!”

  召公虎怒不可遏,但小不忍则乱大谋,还得强压怒火,问道:“交出之后,又当如何?”

  “便饶过太保一家老小罢!”仲丁诡谲一笑。

  “那镐京城其余百官臣属及黎民百姓,又当如何?”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暴乱早已失控,我等亦无奈何也!”

  仲丁说的确实是实话,暴乱一发不可收拾,镐京城内已成人间地狱,杀完公卿杀大夫,以至于国人间有仇者,都借此机会暗报私仇。

  “罢!罢!罢!”召公虎仰天长叹,“容孤入府,与夫人一商。”

  “女流知甚?太保莫非也惧内乎?”暴民们闻言纷纷嘲笑。

  仲丁拔出一剑,直插入地,道:“我信太保正人君子,就给你一刻钟,正午过后若无音讯,太保府内人畜不留!”

  召公虎也不搭话,把门一掩,转身入府,来到内室。

  太子静年仅三岁,虽然懵懂,但也觉察到大难临头,躲入太保夫人怀中,啼哭失声。

  夫人亦惊慌失措,茫然地望着丈夫,一旁,召公虎的独子与太子年纪相仿,却一副天真无邪,对门外的一切置若罔闻。

  召公虎蹲下身,搂过太子静,哀伤不已。

  许久,方对太子道:“先前,孤多次劝谏殿下的父王,但怹固执己见,这才酿成今日之灾祸。门外暴民乃是冲着你父王来的,如果孤交出殿下了事,恐怕他们定会杀你泄愤。

  “孤是侍奉殿下父子之人,即使处在危险,也不能对天子之过错仇恨怨怼,更不能迁罪于殿下!若将殿下交出,孤将如何面对你出奔在外的父王?孤又如何能在这世上寻得立锥之地?”

  “我要父王!我要母后!”太子吓得浑身筛糠。

  “罢!罢!罢!都是为了社稷!”召公虎再叹三声,终是下定决心。

  门外,暴民们眼看约定时刻要到,摩拳擦掌,只等仲丁下令。

  “吱呀”一声,门分左右,众人见召公虎牵着一童,蜂拥围住。

  “且慢!”召公虎伸手一栏,冷漠道,“孤有三个条件,便交出太子与尔等。”

  “快说。”仲丁迫不及待。

  “其一,太子不可加以刀剑。”

  “好说,将其摔死便罢。”

  “其二,太子不可草草而葬。”

  “此亦无不可。”

  “其三,尔等需替孤保全声名,太子非召虎交出,实乃尔等所迫!”

  “嗨,婆婆妈妈,太保要当千古忠臣,我等成全便是!”

  二话不说,仲丁大手一挥,暴民一拥而上,拳脚瞬间将一个年仅三岁的生命吞没。

  府门一关,召公虎倚栏掩泣。

  “便让孤一人背负这累世骂名又如何?!便让孤独自承受这切肤之痛又如何?!”

  悲痛欲绝,晕厥再三。

  【终焉】

  三日后,国人之暴动升级成无差别烧杀抢掠,镐京城内血流成河,十万国人,三亡其一,妇孺老幼,罹难者甚众。

  五日后,卫国国君卫伯和率兵勤王,与暴民激战数日,损失惨重,终平其乱。

  十日后,卫伯和邀太师周公御说、太保召公虎重新出山主持朝政,诛杀首恶仲丁,并其贼党三千余人。

  三月后,朝廷派出各路特使,访遍大大小小百余诸侯国,皆寻不见周天子之下落。

  天子出奔,太子死于非命,仅余王子友尚在人世。依周礼,旧王生死未卜,新王不可骤立。

  于是,卫伯和连同满朝卿大夫,奏请周、召二公效当年伊尹、周公辅政之先例,暂代国政,直至周天子归朝。

  后太史公于《史记》中曰:“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这一年,公元前841年,便是共和元年。

  也是中华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此年起,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步入“信史时代”;

  也是从此年起,大周国势急转直下,已然岌岌可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