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逼宫

加入书签


  朱元璋没有理会徐达,他在等待。等所有官员都看完以后,朱元璋才对胡惟庸问道。

  “丞相是何意见?”

  胡惟庸也是先对朱元璋行礼,接着开口道:“臣也认为当务之急是让秦王回去主持大局。”

  “碰。”

  一声巨响。

  朱元璋将手握拳,狠狠朝着龙椅上的扶手一砸。

  “除了朱樉,我大明就没有一个人可以领兵迎敌之人吗?”

  所有官员这时早明白了个中缘由。

  明明就应该讨论西北军东进之事。可是文武大臣之首的胡惟庸和徐达,尽然和皇上唱起了反调。

  “皇上息怒,我大明武将如云。能独当一面一人也比比皆是。”

  徐达站出来,诚惶诚恐的说道。

  朱元璋听后,心情平复了些。

  可是徐达接下来的话,又让朱元璋怒火中烧。

  “可是秦王不同,或者说西安,西北不同。臣曾经领兵追击过北元,深知其地之险要,非熟悉之人领军不可。故而臣坚持认为,秦王最为合适。请皇上三思。”

  徐达说完,整个奉天殿的三品以上武将。都全部跪地。

  “请皇上三思。”

  朱元璋震惊了,甚至害怕了。他的身体微微发抖。因为他没有想到,徐达尽然得到了所有武将的支持。特别是,这其中还有淮西二十四将。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毫无疑问,对朱元璋来说是,这是逼宫!

  西北险要?朱樉最合适?

  骗鬼去吧!

  这一幕场景,不仅让他想起自己当初上位的情况。

  当初郭子兴死后,大权并不在朱元璋手中。而是在郭子兴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兄弟手上。

  朱元璋也是通过阴谋诡计,弄死郭氏兄弟后。才接过郭子兴留下的班底和军事力量。

  这一切,武将中有不少人都是再清楚不过。

  因为当时,并不是只靠的阴谋。军事争斗,武装内讧。他们都有参与。政变就没有不流血的。

  要不然,他朱元璋能当皇帝?

  如今故事似乎有重演的趋势?

  朱元璋如何不怕?

  除了朱元璋无法接受武将逼迫以外,文臣这边,以胡惟庸为首的文官集团。同样在逼迫他。

  是的,朱元璋就是这样认为的。

  “魏国公言之有理,请皇上立刻下旨,让秦王速回西安。”

  “既然各位爱卿都认为西北离不开朱樉,那就让他回去吧!”

  朱元璋尽量保持镇定的说完后,便从龙椅上站起来。

  “退朝。”

  朱元璋走了,文武大臣却没有离开。

  胡惟庸走到徐达面前,说道:

  “魏国公这是在逼皇上啊!”

  徐达回了一句:“你不是一直想学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吗?如今老夫替你当了挡箭牌,你该如何感谢老夫?”

  徐达一点也不介意刚才的事情,而是与胡惟庸开起玩笑来。

  “魏国公误会了。”

  胡惟庸先解释了一句,才继续说道。

  “本官是想学宋一朝,可从没想过东华门外唱名。更没想过,文贵武贱。还请魏国公明鉴。”

  徐达点点头:“本国公相信你。”

  “走吧!”

  他们两人的对话,文武官员都听的一清二楚。

  他们这次将事情摆在明面上,似乎预示着文武将会合作。

  对于大明文官来讲,宋朝才是天堂。

  胡惟庸提出仿宋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能吸引所有文官站在他这一边。

  至于徐达为什么会公开顶撞朱元璋,并逼朱元璋放朱樉。就没人知道了。

  但是,对于武将集团来讲。不管徐达目的是什么?他们也会站在徐达这一边。因为他们深信,徐达是不会害他们的。他们中间很多人都与徐达是过命的兄弟。

  其实,能让文武集团抱团的真正原因,是朱元璋最近的行为,让他们感到陌生和害怕。

  后宫

  马皇后和朱樉听到朝堂的汇报后,都是瞪目结舌。

  毕竟大明钟敲响的意义太不同寻常,马皇后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马皇后震惊过后也就了然。不过她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是朱樉?

  朱樉的表情更加精彩。

  文武大臣与朱元璋对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