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勉励-第2/3页

加入书签
  可所谓的读书人,就是知识分子,读书人读了书,永远都会比那些民智不开的农民,多了一份自我的思维,这是知识赋予他们的眼光。

  即使被所谓的士林所挟持,他们终究会有自己的辨识能力。

  当他们认识到新政的优势。

  终有一日,他们会衡量自己的利益,而背弃旧政,最后投身在新政的事业上面来。

  其实大部分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十数年,都有为民做主的志向,只是被太多的东西所影响,可当有一条路,能让他们这样去做,大多的人,都会这样做。

  第二,虽然他们没赢,但是这些乡绅豪族的代表人物也没赢啊,最后的局势已经显示出来了,说是平手,可谁更加有气势,早已经明朗。

  这就等于,挫了益州士林的气焰,压住了他们的气势,昔日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影响力之大,即使是一方诸侯,也要退避三舍。

  他们有一言定鼎读书人圈子的能耐,有定一个人名声的能耐,可如今就未必了,鸿都门学的强势崛起,将会把益州读书人的圈子直接撕开。

  这是最大的收获。

  “今日汝等辩新政,皆有些底气不足,不知为何?”牧景突然问。

  “这个……”

  众人对视一眼,倒是说不出话来。

  “我替你们说吧!”牧景笑了笑:“其实你们心中,对所为的新政都没有绝对的信心,只是把自己安置在了这个立场上而已,所以你们自己说话,都不够自信,又如何能说服别人!”

  “主公见谅!”

  卫觊拱手,说道:“新政交替旧政,产生了太多的变化,即使我很支持,可心里面都没底气,特别是南州这段时间出现的变化,我感觉自己是不是因为一己之私,而影响了地方统治!”

  “伯觎!”

  牧景压压手,对他说:“我们相识也很多年了,兜圈子的话也不多说了,你这话我听懂了,你应该是在质疑我的决定是不是对的,我推行新政到底是对还是错,其实连我自己都不清楚,好的政策,一定要适应时代性,要适应百姓,我虽站在了百姓的层面上,但是我终究不是他们,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也不敢说我就一定是猜对了!”

  “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

  “那就是旧政,是错误的,是不能让百姓们过上好生活的,自古以来,哪怕盛世之中,只要蝗虫洪水等等的天灾,都会饿死无数人!”

  “既然旧政不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们就要去改变!”

  “我牧景不是圣人,但是我今日既已经坐在了这个位置,就要对他们负责,我不允许我治理的百姓还有饿死了,一个都不行!”

  牧景深沉的声音在这亭楼里面的响起,站在堂下的一个个人,都竖着耳朵听。

  徐庶,卫觊,蒋琬,蔡堪……

  他们的眸子都落在了牧景那深沉的神情之上。

  牧景的声音越来越坚定了起来了:“至于说新政会不会让百姓过得更好,会不会让他们的生活拜托现在的困境,我说的不准,你们说的也不准,得让他们自己去说,是对是错,总有公论,是对的我们要坚持,是错的我们要改过,这就好像摸着石头过河,要有坚持,也要有创新,至于这个度,你们怎么把握,都在你们自己的心里面的拿一杆称来衡量,只要你们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那就不要害怕!”

  他的目光一扫而过,看着一张张脸。

  他知道,他们还是迷茫的。

  新的制度,会把旧的都改变,改变之后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点,没有人清楚,毕竟未来是不能剧透的,即使是好的政策,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力。

  “今天你们也算是帮了我的大忙,送点东西给你们吧!”

  牧景想了想,提笔研墨。

  他写了一首诗。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是唐朝李绅的一首诗,这首诗简单,又具备很很独特的意义,在未来那是小学生的可成,每一个人长大之前都需要学习的,所以牧景记得很清楚,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记错。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