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九 实话实说-第2/4页

加入书签
    “别生气,别生气。老三自小是这个浑性,他对咱们可都是真心实意的........。”林君弘上前,安抚着李明勋。

    李君威说:“大哥就是耍了个手段,想要用这个孩子拿住我,日后让我在朝廷里帮他说话,我要在乎那个孩子,岂不是损公肥私么?为了朝廷,我就更不能放心上了。

    回京之后,我就先跟太后说了,太后也说别张扬,那就不张扬呗。再后来,昭誉和昭承生了下来,老爷子才知道的,但事已经成定局,知道了又如何。”

    李君华听到这里,倒是颇为感动,虽然他知道自己弟弟本就有些凉薄的性,但说到底,也是为帝国着想,真要是被拿住个把柄,或许帝国对印度斯坦的限制就不会这么奏效了,而为了帝国着想,也就是为自己这个皇帝着想。

    虽说这些年来,李君威在明里暗里帮了长兄不少,当年长兄南下夺印度江山,是李君威亲自帮其看守退路。加冕登基,李君威亲自前往,代表帝国承认。李君度病危,是李君威冒着擅动兵马的大罪,筹集军队赶赴印度,帮其长子昭圭稳固江山,并且让长兄生前最后一次扩张所得成果顺利吞下去。

    但李君华知道,自己的弟弟从未一碗水端平过,相对于这些年对自己的支持,对长兄的那点帮助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且李君威做事虽然不拘小节,但讲究张弛有度,从未伤害过帝国的核心利益。

    就比如,李君度生前最后一次扩张是攻伐莫卧儿帝国,虽说最终吞下了恒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大片区域,但帝国也不消耗一兵一弹,保住了莫卧儿帝国,保持了次大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且无论是残存下来的莫卧儿帝国还是君主更替的印度斯坦帝国,随后对帝国都表现出了友好,与帝国的贸易都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

    实质上,李君威的那次出手是以最小的代价为帝国谋得了最多的利益。

    “父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虽说瞒着我们不让我们知道,但也没什么错漏不是。大哥去了,生前又极宠爱昭奕,昭奕论亲疏血脉,都属于大哥那支了,这也算是皆大欢喜,何必再谈旧事呢。”李君华宽解说道。

    他也意识到,自己想错了,今天所说的这件事虽然也是一个大秘密,但绝对不是他一直想知道的那个秘密。

    “对对对,皇上说的是。老三这么浑的人,这辈子也就做了这么一件错事,对他来说,难得啦。”李海连忙说道。

    林君弘也说:“是啊,这不算什么大事,对吧。”

    其实三个人都觉得,这件事说出来也就说出来了,不应该再有什么改变了。

    李昭奕是李君威的儿子,也就是裕王府长子,但长子终究不是嫡子。其实皇室不太在乎这个嫡庶之分,但问题在于,李昭奕身上有波斯人血脉,这才是大问题。

    英王李昭瑢,身上有叶尔羌人一半血脉,少年时代也颇受争议,一直到叶尔羌归附帝国,叶尔羌一族成为帝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才算是坏事变好事。

    可李昭奕是波斯血脉,难道帝国还要再去吞并一个六百万人口的波斯帝国不成?

    李海指着李明勋手里的拐杖,说道:“今天把这事说破了,您老生气,就用棍子打他一顿。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如就到此为止吧。皇上,您说呢?”

    “王兄说的极是。父皇,老三这些年,在外为帝国开疆拓土,在内与君弘一道为儿子遮风挡雨,因为有他挑头,平日里,旁人都说老三不是,说儿子仁义,实际却是坏名都让老三扛起来了。

    若这事再公开了,那些平日里就泼脏水的人,还不要上天?再者,昭奕是印度国辅政王,若血脉受疑,恐怕于两国关系也有不利影响。不如就算了吧,您大可责罚他........。”李君华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