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衣裳,还有黑色绒布的靴子,白色的厚底儿,看起来就柔软舒适。刘庆换上,果然不假。
最后,程云又跑到床下掏。
刘庆想,你最好掏出点儿金子来。
金子是没有,可程云掏出一顶高高的黑纱帽,就是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程云亲手给刘庆带上。
“郎君,这是士子们最喜欢的子瞻帽。听说是苏夫人亲手给苏公做的呢。奴也照着样子给郎君做了一顶。郎君带上可真好看。”程云看着帅气的刘庆,不由得红了脸。
“这也是你做的?”刘庆感到惊奇,因为做工太细了。不得不说,这古代女人的手就是巧。
程云点点头。
“为什么叫子瞻帽?”刘庆又问道。
程云笑道:“郎君可真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苏轼苏子瞻不是郎君的榜样吗?郎君以前常常提起苏公呢!”
原来是苏轼戴的帽子,所以就叫子瞻帽。不过,刘庆听到苏轼这个名字,才想起苏轼就是北宋人。他的词最有名的当属赤壁怀古,该词豪放磅礴,气势雄浑,可谓千古流芳。只是不知道苏轼现在是否还活着,如活着,当去一见。于是就问程云。
程云却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当孙二娘看到一身新衣的刘庆时,顿时欢喜的不得了。他拉着刘庆的衣襟看,连连夸赞自己的儿子,比吕布,赛潘安。
要去县城,程云也打扮一番。她给自己梳了个双环髻,小脸儿洗的白净儿的,额上一抹稀疏的齐刘海儿,配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殷红的小嘴儿,整个人看起来娇俏可爱。
出屋看到刘庆,程云少不了一番忸怩羞涩。
刘庆笑了笑,眼神里充满了对程云的赞美。
临走前,孙二娘一直送到坡下,还不忘叮嘱程云道:“云儿,去赤阳县一定照顾好大郎。”
“奴知道了。”程云点点头。
“娘,你回吧,不用担心我,就等着我给你拿钱回来吧。”刘庆笑呵呵地说道。别的不说,他就是心态好。
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有了最坏打算,实在不行就还一千六百贯。不过他也感慨,这么高息的高利贷也能放贷,真佩服古人的勇气!
刘庆和程云向村子里走去,去赤阳县的路在村北头。
“云儿,到赤阳县有多远?”刘庆问道。
程云道:“一共十二里路呢。”
刘庆点点头,觉得不是很远。
走进村子,这是刘庆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宋朝的村子。只见道路坑坑洼洼,两边都是破旧的茅舍,很多连土墙都没有,只有稀稀落落的木栅栏围住小院儿。
说好的富裕的大宋呢?反正眼前的景象让刘庆只有一个感觉,穷。
“云儿,这个村子很穷吗?”刘庆好奇地问。
程云道:“嗯,这村的田地都在里正和几户地主手里。村里还有十几户人家有几亩薄田,就像我们家,剩下的都是佃户。”
“这村子一共有多少户?”刘庆一面问,一面四下里看,感到的只是荒凉。
程云道:“好像一百有五户吧,奴也不清楚呢!”
刘庆点点头,心想,看来这个村百分之八十都是佃户。
转过一个小弯儿,迎面遇到一个黑瘦的汉子。
“这不是刘家大郎吗?”老者惊讶地看着刘庆。
刘庆当然不认识了。
程云笑道:“郎君,这位就是王木匠了。”
刘庆看此人,面色黑黄干瘪,仿佛营养不良似的。
“大郎,你的病好了?”王木匠问道,神色依旧惊讶。村人都知道,刘庆是活不了了。
刘庆笑道:“多谢……”他顿住,一时不知道如何称呼。
程云笑道:“郎君,你叫他王木匠就好了。”
“哦,多谢王木匠挂念,我的病确是好了。”刘庆拱手道。既然来了古代,那就要有个古人的样子,他已经学会了拱手礼。
“啊?大郎啊,你不认识某了?”王木匠惊愕地看着刘庆。
程云忙道:“王木匠,我们郎君病好后,可有些东西记不住了。”
“哦,原来如此,不过病好了就好,某恭喜大郎,恭喜了。”王木匠满脸善意的笑,也拱.拱手,是对刘庆这个士子的尊敬。然后便匆匆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最后,程云又跑到床下掏。
刘庆想,你最好掏出点儿金子来。
金子是没有,可程云掏出一顶高高的黑纱帽,就是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程云亲手给刘庆带上。
“郎君,这是士子们最喜欢的子瞻帽。听说是苏夫人亲手给苏公做的呢。奴也照着样子给郎君做了一顶。郎君带上可真好看。”程云看着帅气的刘庆,不由得红了脸。
“这也是你做的?”刘庆感到惊奇,因为做工太细了。不得不说,这古代女人的手就是巧。
程云点点头。
“为什么叫子瞻帽?”刘庆又问道。
程云笑道:“郎君可真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苏轼苏子瞻不是郎君的榜样吗?郎君以前常常提起苏公呢!”
原来是苏轼戴的帽子,所以就叫子瞻帽。不过,刘庆听到苏轼这个名字,才想起苏轼就是北宋人。他的词最有名的当属赤壁怀古,该词豪放磅礴,气势雄浑,可谓千古流芳。只是不知道苏轼现在是否还活着,如活着,当去一见。于是就问程云。
程云却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当孙二娘看到一身新衣的刘庆时,顿时欢喜的不得了。他拉着刘庆的衣襟看,连连夸赞自己的儿子,比吕布,赛潘安。
要去县城,程云也打扮一番。她给自己梳了个双环髻,小脸儿洗的白净儿的,额上一抹稀疏的齐刘海儿,配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殷红的小嘴儿,整个人看起来娇俏可爱。
出屋看到刘庆,程云少不了一番忸怩羞涩。
刘庆笑了笑,眼神里充满了对程云的赞美。
临走前,孙二娘一直送到坡下,还不忘叮嘱程云道:“云儿,去赤阳县一定照顾好大郎。”
“奴知道了。”程云点点头。
“娘,你回吧,不用担心我,就等着我给你拿钱回来吧。”刘庆笑呵呵地说道。别的不说,他就是心态好。
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有了最坏打算,实在不行就还一千六百贯。不过他也感慨,这么高息的高利贷也能放贷,真佩服古人的勇气!
刘庆和程云向村子里走去,去赤阳县的路在村北头。
“云儿,到赤阳县有多远?”刘庆问道。
程云道:“一共十二里路呢。”
刘庆点点头,觉得不是很远。
走进村子,这是刘庆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宋朝的村子。只见道路坑坑洼洼,两边都是破旧的茅舍,很多连土墙都没有,只有稀稀落落的木栅栏围住小院儿。
说好的富裕的大宋呢?反正眼前的景象让刘庆只有一个感觉,穷。
“云儿,这个村子很穷吗?”刘庆好奇地问。
程云道:“嗯,这村的田地都在里正和几户地主手里。村里还有十几户人家有几亩薄田,就像我们家,剩下的都是佃户。”
“这村子一共有多少户?”刘庆一面问,一面四下里看,感到的只是荒凉。
程云道:“好像一百有五户吧,奴也不清楚呢!”
刘庆点点头,心想,看来这个村百分之八十都是佃户。
转过一个小弯儿,迎面遇到一个黑瘦的汉子。
“这不是刘家大郎吗?”老者惊讶地看着刘庆。
刘庆当然不认识了。
程云笑道:“郎君,这位就是王木匠了。”
刘庆看此人,面色黑黄干瘪,仿佛营养不良似的。
“大郎,你的病好了?”王木匠问道,神色依旧惊讶。村人都知道,刘庆是活不了了。
刘庆笑道:“多谢……”他顿住,一时不知道如何称呼。
程云笑道:“郎君,你叫他王木匠就好了。”
“哦,多谢王木匠挂念,我的病确是好了。”刘庆拱手道。既然来了古代,那就要有个古人的样子,他已经学会了拱手礼。
“啊?大郎啊,你不认识某了?”王木匠惊愕地看着刘庆。
程云忙道:“王木匠,我们郎君病好后,可有些东西记不住了。”
“哦,原来如此,不过病好了就好,某恭喜大郎,恭喜了。”王木匠满脸善意的笑,也拱.拱手,是对刘庆这个士子的尊敬。然后便匆匆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