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世间真有鬼谷子?-第2/3页

加入书签
    “大王,您忘了当初您去卫国时,因为当时朝中众卿排斥于我陈轸,大王您为了带我去卫国,不就是让陈轸我一人乘船过这济水的吗?所以我今日也想来故地重游一番,结果碰到大王您等了!”

    魏嗣一笑:

    “原来这样啊!”

    两船衔接住后,陈轸也上了魏嗣这条船,与魏嗣几人坐到了一起。

    待船掉头往回走后,几人面对的正是不远处的魏国国都大梁城,而这时河道明显是高于魏都大梁的。

    只听梓涟有些不解说道:

    “我们魏国这大梁城地势也太过低矮了吧,坐在这船上望大梁城就像坐在山上看山下一般了。”

    陈轸解释着:

    “因为这济水与黄河本乃一体,而黄河每年带来无数河沙,导致河床上涨,再加上此地在春秋时候一直是郑、宋两诸侯国争夺的重要地盘,郑国当时就想引黄河水来淹宋国,而宋国为了保护大梁子民,就只得不断加高堤坝了,所以才形成了如今这般济水在天,而大梁城却身居下方了。”

    梓涟又问道:

    “这样的话,那如果有一天这济水决堤了,那整个大梁城不就会有被淹没的危险吗?”

    魏嗣不禁叹了口气:

    “我们大梁虽然城墙坚固,但是唯一最怕的就是这黄河与济水了,所以在不远处的两河之地修鱼,我们大魏也不得不驻兵十万以上才能保证大梁的安危了。”

    苏秦也说道:

    “这大梁有利也有弊,利就是身居中原腹地,如今的繁华富足也是令周边诸侯垂涟三尺的,弊端是,若大魏哪一天真的衰弱了,恐怕这大梁将会彻底被淹没在济水之下了。

    魏嗣笑了一下:

    “所以寡人现在这般励精图治,就是为了让大梁造就的这番大魏繁荣之气,永远持续下去。”

    陈轸便又问了一句:

    “大王,您这次伐燕难道只是为了扶持那姬职吗?可是我们魏国与那燕国实在相隔甚远,而且燕国地贫人稀,不经历秦国那般彻底变革,是很难强大起来的。”

    魏嗣回着:

    “寡人可没打算让燕国强大,寡人只是想让燕国以后作为牵制齐国和赵国的棋子而已!”

    陈轸又问:

    “那看来大王下一个目标莫非是宋或卫两国了?”

    魏嗣回着:

    “是的,卫君我迟早会收拾它的,不过到时候再看吧,毕竟现在时局多变,谁也不敢轻言以后。”

    魏嗣突然又想起了梓涟说的那个老前辈,便想问问陈轸是否认识此人,毕竟陈轸可是见识广阔的,便对陈轸说道:

    “陈卿,您听闻过卜子夏先生可有什么出名的弟子吗?”

    陈轸微微一笑:

    “天下人,谁不知道卜子夏有两名高足,一名曰;李悝,一名曰;吴起啊?”

    魏嗣又问:

    “那其它的呢?”

    陈轸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好像听闻卜子夏先生,似乎还收过一个叫做鬼谷先生的,听说这人还教过当年的名将庞涓,但这也只是听说,毕竟没人知道是否是真实的!”

    魏嗣点了点头:

    “原来这样啊,那回国我得去问问庞援将军了!”

    魏嗣也听过说鬼谷子,而且自己书上所学的司马迁上面描述的是鬼谷子既是孙膑、庞涓的师傅,又是商鞅、张仪、苏秦的恩师,这在魏嗣看来定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孙膑、商鞅已经被魏嗣排斥在外了,不可能与鬼谷子有关系了,苏秦也根本不认识鬼谷子,就这庞涓、张仪了,所以魏嗣正好回宫去问庞涓之子庞援了。

    魏嗣回到大梁后,第二天便召来了庞涓之子庞援,询问其父先师之事,结果庞援也是毫不知情,便把其父庞涓生前的几百卷书籍都拿来供魏嗣翻阅了。

    魏嗣翻看了几十卷后,发现也尽是庞涓撰写的一些兵法谋略之类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其师承的消息。

    这时梓涟端着汤进来给魏嗣喝,见魏嗣满头大汗正在翻阅书籍,便询问:

    “大王,您在找什么呢?”

    魏嗣回着:

    “我想查查那鬼谷子的资料,所以把庞涓将军生前的书籍都搬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