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农神庙

加入书签


    看着这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卜皱着眉说:“汤应该愿意用行动经费来付这个钱的吧?”

    辛回答道:“我看中了几块玉石,都没好意思买。”又说,“山里人到大都市来,啥东西都买一些,拿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很正常。”

    卜说:“我听说,这条街卖的东西不算精品,如果你真的打算买一些名声在外的大梁货带回去送礼的话,这些东西可是拿不出手的。”

    “是吗?我朋友多,富贵贫穷的都有,普通货色也是能派上用场的。你可不同了,来往的都是大富大贵的,等到了你所说的卖精品的地方,我陪你去好好逛逛。”

    卜叹了口气说:“我已经尽量避免和达官贵人来往了,偶尔有来往的几个人,都是朋友介绍的,绝不会将我的身份泄漏出去。人们一般都是富贵之后才会相信我们这一套说辞,所以看起来我只和达官贵人们来往。但其实我一直都在留意潜力人士,莫欺少年穷嘛,对于未来之星,我的卜算可从来不收费的。”

    “车,打个比方,你跑去跟章邯说,你未来一定会封王的,人家也不会信啊。”

    “封王不能乱说,但是我多跟几个人说,他们未来会封侯拜相,信的人还是不少的,哈哈哈。”

    “假如碰到这样的贫困士子,送点什么好呢?”

    “除非你是大富豪,直接赠送万金,不然你随便送什么贵重物品都有可能被他们典当了拿去急用。如果让我来送,我一般会送书,诸子百家的书,我都囤了一些,视他们爱好挑选一两本合适的来送。”

    “对了,这条路有卖文具的,我刚才路过没买,但没看到有卖书的?”

    “你傻啊,你在咸阳又何曾找到有卖书的店铺?要买书籍也是有门路的,要去学宫。”

    “大梁的学宫在哪里?我们赶紧去看看。”

    “这可奇了怪了,你平日里不是最讨厌看书的吗?”卜奇道。

    “参观一下学宫,和看书可没有任何关系。反正来都来了,怎么能错过呢。”

    “大梁有两个学宫,一处官学在宫城里面,魏惠王好几次邀请孟子在那里讲过学,另一处是私学,在大梁路和安邑路交汇处,我们再往前行一段路,左拐就可以进入大梁路。”

    ......

    走着走着,左前方的人群突然变得拥挤起来,很多车辆都排队靠右缓缓而行。

    两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起码是周围民房三四倍高的巨大牌坊拔地而起,牌坊上方镶嵌着一块青铜匾,两人目力极好,可以依稀看到铜匾上的三个大字。

    辛不认识那三个字,于是望向卜。

    “农神庙”,卜缓缓念道,停了一下又说,“金文。”

    二人下了车,照着其他人的样子,把轺车寄存在附近的一家客栈,据说这家客栈没有几间客房,但每日只靠替人寄存车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二人跟在其他人后面,走进牌坊后面的小街,这条小街其实很宽敞,跟晋安路比起来也丝毫不差,街道两旁矗立着参天大树,正如同是两列士兵守护着朝圣之路。

    辛虽然也听说过农神的故事,但知之不详,于是卜只好给他从头说起。

    五帝之一的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他的元妃叫姜嫄,有一次姜嫄外出踩到了巨人的脚印,回来之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姜嫄又惊又怕,熬过十个月后产下一子,她认为儿子是妖怪。

    第一次她把他抛入隘巷,可是隘巷中过往牛马都自觉避开,绝不踩到婴儿身上。

    第二次她又派人把他丢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没丢成。

    最后将婴儿抛到河冰上,又忽然飞来一只大鸟,用自己丰满的羽翼把婴儿盖住,以防婴儿冻僵。

    后来姜嫄得到神的指示,说这孩子是天帝之子,于是便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并给他起名叫“弃”。

    弃为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名为后稷。后稷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弃第一个建立国库粮食储备和畎亩之法,放粮救饥,赐给老百姓种子,教民耕种,被认为是上古时代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拯救民众免受饥荒灭种。被认为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农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