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传灯

加入书签


    方不言神色凝重,也慢慢送出一拳。

    一掌一拳,前者随意,后者郑重。似他们这等高手,以快打快之下,一息之间就能攻守数合,然而这一拳一掌,足有数息才撞在一起。

    拳掌交接,并未有半点异相显露。

    两人纹丝不动,慢慢收拳。

    这次,方不言率先缓缓打出一拳,鱼和尚则平推一掌,拳掌再接之际,忽然一股狂风突至,飞沙走石一样,却在即将笼罩两人之时,如同遇上无形屏障,风力消散。

    这一次两人同时退后一步,又不约而同向前迈出一步。同时鱼和尚化掌为拳,迎上即将到来的第三拳。

    方不言一拳挥出,他们这一拳并不迅捷,相反很慢,不论是鱼和尚还是方不言,俱露出吃力的神情,好像他们推出的不是拳头,而是一座山一样。时光似乎也随他们拳头推移,竟也变得缓慢起来。直至两个拳头相交在一起,并未像之前那样一触即分,反而胶着在一起,似乎放弃了切磋,转而开始相互角力。

    “角力”到最后,鱼和尚似乎有些不支,缓缓盘膝坐于地上,方不言随之而坐,两人拳头都已收回。

    忽然鱼和尚一指点向方不言眉心。

    眉心本是人体要穴,何等重要,岂可受制于人,然而方不言安然端坐,不动如山,却是任鱼和尚施为。

    鱼和尚见状道:“施主好沉稳的心性。”

    说话间,一指已经点到方不言眉心处。

    鱼和尚暗运大金刚神力,周身本相若隐若现,佛音禅唱不绝于耳,宛若罗汉临尘。然而一身僧袍在风中纹丝不动,显然是真气运行到极致。

    不过他并非是为了却敌,而是以佛门无上轮转**,将自身关于大金刚神力的感悟以心传之术,借真气运行之理,刻印于方不言心头。

    做完这一切,鱼和尚已经是大汗淋漓,头顶氤氲白气冒出,显然是元气大伤。

    这是佛门心火传灯秘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旨在令人开悟。非佛法修为俱臻上乘妙境的大德高僧不能施展,可将施法者一生积累之智慧转授他人。

    只是以自身积累化作薪柴,助受者点燃心灯,开启妙处。却是极为耗费精神,一生只能施展一次。

    鱼和尚微微喘息片刻,嘴角溢出一丝血液,却是方才大费心力,触动陈年旧伤。他运气凝神,平复真气,开始调息,同时也为方不言护法。

    方不言天资绝佳,本身就到达炼神之境,无论眼界还是武学造诣都不逊色鱼和尚。

    他接受了鱼和尚数十年感悟,本身火候已足,短短时间内,三十二非相已经大成。气机勾连之下,显露于外,早已惊动了一旁观望的鱼和尚。

    随即三十二非相似乎后力不继,逐一消散,却又逐一浮现,如此反复。最终三十二相消减成一十六相,一十六相变为八相,八相演化为四相,四相相融而成两相,两两相合,只得一相,映照半空,似相非相,似我非我,却是将大金刚神力练至一合相圆满,只待明悟自我,便可返照心神,本我法相。

    到了这一阶段,本相却是与自身心性息息相关。正所谓相由心生,修炼者根性中究竟是什么,他所凝成的本相便是什么。

    正如金刚宗开派祖师九如和尚,他呵佛骂祖,吼啸十方,驰骋禅林,无有抗手,所留本相,大有藐睨**、唯我独尊的风采,决不屈服于天地间任何人物。是以这九如和尚形成的就是下坼地圮、上决浮云、吞吐星汉,藐睨众生的唯我独尊相。

    而二代祖师花生大士,本身性情冲淡,故而练出的是出之如泉,不知其所来;收之如雨,不知其所止的极乐童子相

    以后各代传人皆是不同,就如渊头陀以渊为道,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太冲莫胜而成九渊九审之相。

    四代传人冲大师珠辉玉润,衣带飘摇,犹如山间流风,洗尽万古长空,现出一轮朗月的明月流风之相

    五代传人大苦尊者成就不震不正,死中觅活的万法空寂相,

    而鱼和尚则是古拙沉雄,朴实无华的大愚大拙之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