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请缨-第2/2页

加入书签
    可是《玄一经》流传两千年,看到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没人发现这书的秘密?虽然写的是篆字,自己依靠万能互联网才搞明白,可是历代玄一门的弟子,认得的这字的多得很吧?为什么都不知道经书里的秘密?

    杨淩哪里知道他是机缘巧合,才符合了修炼玄一经的条件。没有他生无可恋的思想状态,没有胡大夫的巴豆汤,玄一经再传两千年,恐怕大家也就把那些文字当成信笔涂鸦。

    道法自然。玄一经真正牛的地方就是不用刻意修炼,自然每天运转,增强体质。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淩一方面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一方面饿得眼睛发蓝。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杨淩终于心生一计。

    厨房的柴禾是买来的,每天都有砍柴人一担担送过来。

    大通寺的和尚不砍柴,就是武僧们也不干这个活。

    这些武僧早起要念经,不识字的要跟着老僧识字,为将来念经做准备。和尚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识字率最高的一个群体。这可是和尚嘲笑喇嘛的本钱。

    那些喇嘛因为不识字,不会念经,不得不把经文写在一个个筒上,每天晕头涨脑的转经筒当念经。

    杨淩没上识字班的待遇。他是披了僧衣也不算和尚,只是一个烧火杂役,上午干完活下午就没什么事了。

    杨淩去找后厨王管事,请求下午去上山砍柴,省得无所事事。

    王管事很高兴。寺里买柴数量基本固定,做不了大的手脚。难得有这么一个傻乎乎的家伙,居然主动干这个活。这省下的柴火钱就能进他的腰包。

    王管事和颜悦色对杨淩道:“杨淩啊,李商隐有一句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你现在就知道勤俭,将来一定会发家!”

    杨淩挺惊讶,王管事文化水平挺高啊,居然还懂鸡汤文?不过将来自己能不能发财不一定,现在王管事肯定能有点儿小财发。

    王管事又叮嘱杨淩道:“你要砍柴,就从后边小门出去。我会告诉守门的,让你自由出入。不过你可天黑前一定要回来,不然门上了锁,你就只能等第二天天亮再进来了。还有,不要往深山里走,里面有狼,别为一捆柴送了性命。”

    王管事虽然叮嘱杨淩要惜命,不过对杨淩这贱命真不在意。如果有人在意杨淩这条命,也不会派他这个不懂武功的跟师兄们去剿匪了。

    这个年代活着不易,想卖身寺庙的孩子多了,都得走些门路破些钱财才能进来。万一杨淩真死在外面,大通寺大不了重新找一个杂役。说不定比这个傻乎乎的杨淩还聪明些。

    不过聪明也不一定是什么好品质,起码王管事这样认为。像杨淩这样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就很好。他哪知道杨淩另外打着鬼主意?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风起三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