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燕地之行

加入书签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大汉与秦时大体相同,在燕地置有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等诸郡,大部分属于幽州。

    此番前往燕地,父亲虽没说大体的时间,但王匡心里早已有了打算。

    小妹的分娩时间不足两月,而他太学季末考试也不足五十天……所以说,一月是最恰当的时间。

    至于最后找到的湖泊,还有那所谓仙人遗留的信物,还不是全凭他一人之言。所以,这一次燕地之行,与往日不同,对于他而言,重要的是在于过程,不在于结果。

    “夫君,我们真要去那渔阳郡?听阿翁说,幽州之地,尤其是渔阳一带盗匪横行,颇不太平。”孙婉在马车里,依偎在王匡的怀中,她眯着眼看向外面树枝间的阳光。

    渔阳郡,乃是燕昭王二十九年,历经秦汉,郡县同治,治所即在渔阳县,城在渔水之阳,名亦是缘于此。

    可叹大汉末年,渔阳之地官吏勾结,吏治不明,土地兼并如长安般严重。百姓苦不堪言,奋起反抗者不再少数,才有了揭竿而起,占山为王者。

    王匡这次的行程除了他和父亲王莽没有人知道真正额去做什么,对庄子里的人也只是宣称外出办事,言燕地的商肆除了问题,不得已而去之。

    至于庄子内部安排,除了徐徐的日常管理外,田氏人亦在帮忙,包括田仁在内,都在慢慢的融入到王家庄子里。

    王匡是乐见其成的。

    “为夫早有考虑,况且阿翁已将渔阳郡驻军的虎符交于我手里,不用太过担心。今次外出,婉儿只当是和为夫外出游玩。且自入太学后,你我二人聚少离多,难得有时间专心致志的在一起。”王匡笑道。

    选择渔阳为首要目的地,他是有深虑的。

    其一,渔阳郡有渔水,与他梦中所说的那条河可以关联上,这样不至于让父亲起疑。其二,渔阳往下,便是渤海,靠近海岸之地,资源丰富,他一直想要借机发展一处大型渔场,还有大型的盐场,以供关中及内陆其他地区使用。

    以前一直是苦于没有好的机会,眼下正好顺道。

    孙婉见夫君说的真心,怜爱的抚摸过他的脸颊:“进了庄子,婉儿才发现夫君很不容易,要为我们这个大家忙东忙西。夫君这次若在渔阳有要事去错,万不可因为与婉儿结伴而耽误。”

    “为夫心里有数,这一路行程匆急,路途遥远。婉儿若有不舒服,尽快告诉我。”王匡关心道。

    夫妻俩又聊了会天,相互依靠在马车内。

    马车外面,是全副武装的少年们,他们这次同去渔阳,一是为了增加见识,如小郎常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另外则是保护小郎和主母的安危。

    一连数日,数十人都处于紧张的行程中。

    抵达渔阳郡的郡治渔阳县,已是七天后。

    毕竟天公作美,这一路没遇到大雨洪水等意外,才导致行程这么顺利。

    渔阳处于大汉边缘地带,但和王匡平常所见的偏远之地,如西海,武威等地不同。这里的城墙异常高大,主要是为了防备胡人。匈奴既为胡人中较为强大的一支部落,除此外,还有鲜卑人等其他游牧部落。同时,每个人过得有点“原始”。

    这里的“原始”,不是说他们没有常人的生活习俗,而是身形高大,嗓门也大,一言不合,就会动手。游侠儿也甚是猖狂,让王匡似乎看到了数年前的长陵。

    当王匡的马车行驶在渔阳县城的时候,可以听到四处的叫卖声,充斥着各国语言。毫无疑问,渔阳县本就是北方重镇之一,商贸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相反,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农业的发展有些缓慢,先前路过渔阳县城外的农田时,王匡就发现田地里所种粮食稀少,且多为荒草所覆盖。

    “夫君快看,那又是我们王家庄子的商肆!”孙婉趴在马车的窗口处,指着远处的一处胡服铺惊叫道。

    王家庄子生产的胡服不仅在大汉很少欢迎,在如匈奴等许多胡人的手中同样备受欢迎。以至于现在,有不少的胡商奔行数千里,专门来到大汉,寻找最近的庄子商铺做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