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又是一年开学季

加入书签


    大汉北军,新兵第五营成立了“特战屯”一事,如同匆匆而下的春雨一样,润物无声。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小说免费阅读。

    王匡的新兵营在不断壮大,军司马冯异对于拿下即将开始的新军大比的第一,也不再那么惊讶。

    他更看重的是这位从天而降的“义弟”。

    是他,一手将新兵营发展起来,那些独特的训练方法,不同形式的战斗技巧,还有五花八门的实战演练

    新兵营的兵卒们同样有这种想法,他们现在对于这位校尉又敬又爱。

    每次训练想要放弃的时候,总会想起校尉挂在嘴边的话:“我们北军新兵营的士卒不是孬种,这点磨难算得了什么天又没塌下来”

    再这样连绵不断的春雨中,北军的各处新兵营,包括三辅参加春季大比的小部分军队,开始向南郊集结。

    转眼间,太学也要开学了。

    老生们早就收拾着被褥抵达了新校舍,而新弟子,赶着牛车,家里有钱的则是坐着马车前往太学。

    新的太学地点在南郊,旁边有一块槐树林,四周因为刚刚兴建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酒舍,青楼之类。

    不过,一些嗅到商机的商人们,已开始动工建设这座崭新的城镇,相信用不了多久,以太学明堂为中心,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商圈。

    王家庄子得到的消息远比其他人早,所以在去年太学修建的时候,他们顺带在旁边买了一块地,并盖起了几家商铺,主要经营的除了美食小吃外,还有裁缝铺,以及家具店铺。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小说免费阅读。

    用小郎的话说,王家庄子这就“接地气”,毕竟太学生也有“衣食住行”。

    “掌柜的,庄子传下话来,让我们注意一个叫做刘秀的,这刘秀是谁”店伙计无聊的收拾着地面,扬着头问道。

    掌柜的正在算账,和平常影响力的那些掌柜的不同,王家庄子的掌柜的普遍年轻,大部分都是庄子里的少年亲自担任。

    但学会管理一个店铺可不容易,没有一年的积累,是不能上阵的。

    比如这件专卖胡服的绸缎铺掌柜的,名叫范迁,过去一年就在其他铺子做工,用小郎的说法,美其名曰“实习”,通过“考核”后,才接手了太学附近的店面。

    而他身后的帮工,也是庄子出来,是庄子培养的下一个继任者。

    由于前年有了大汉商号,他们这些有经验的“老人”都要被调往各处,管理大汉商号,而范迁据说要被调到西域都护府,那可是不知比长安贫瘠不知多少倍的荒凉地方。

    也不知道宋山大哥是怎么想的

    范迁正一边算账,一边想着心事,见身后的庄子少年问起。

    范迁点了点头,并郑重告诫道:“我听小郎说起过,也听崔管家谈过,那时候你们这群小子还没来。这刘秀是小郎的恩人,曾救过小郎的命,若是我王家庄子的人碰到了,一定要以礼相待,并告诉庄子的管家。”

    “那小郎他们怎么知道这刘秀会来太学”

    “我怎么知道”范迁有点无语,他感觉身后的少年,话也太多了一点。

    太学开学的第一天,这些商铺的生意确实红火,到了后面两日,热度依然不减。

    范迁等人自然是忙的不可开交。

    太学开学,刘秀和王霸是坐着牛车来到南郊太学的,按照老生的指引,凭借路引和举荐信很快入了学,并交了一年的舍费,两人的口袋里都有些紧巴巴的了。

    两人出了太学的大门转了转,准备找找营生,在太学游学的同时,能积攒一定的费用。

    走着走着,刘秀就走到了王家庄子的铺面。

    上面写着“王家庄子小吃铺”,“王家庄子绸缎铺”足足十来家都是以王家庄子为前缀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还是处于交通要塞,处于东西来客的必经之路。

    可见王家庄子的“排面”很足。

    王霸见刘秀忽然停住,他也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店铺名字,是个胡服铺子,莫不是这位老乡要买衣服

    哪知刘秀并没有走进去,而是想店铺里的伙计拱了拱手:“在下刘秀,两位可是王家庄子的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