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扑朔迷离

加入书签


    进程的队伍里,不光王匡在沉默,魏无忌也很沉默,每一个汉人都很沉默。

    这座城,打下来的很仓促,用“献城”可能更为合适,城建的自然也仓促。

    西海郡这边的战事是在五月末才彻底结束的,但建城事宜,早在年初的时候便提出了,并任命了新的郡守,但迁来的汉人确是极少的。

    主要是大多数的汉人都有家乡情结,何况西海郡这边,天高长安远,一时半会也不能达到,以很多人的看法,这项从内陆向高原的移民战略,没有三到五年,是不可能完全实施下来,中间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王匡也是这么样认为的,做任何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问题不是没有官吏提出来,在朝堂上也有过讨论。

    只可惜,无论是元后,还是王莽,都没有采纳,他们迫切想要“开疆破土”。

    “郡守府在西海城的中央,那里有户胡商,我和他有些交情,可先去那里休息。”魏无忌作为一名救死扶伤,云游天下的名医,在大汉各处都有相识之人,不少都是受过他的恩惠。

    大家都没意见,进城后,戒备到底比城外严了很多,能赶到一队队士卒来回的巡视。

    “这西海郡比武威郡那边可差远了!”皮娜下了牛车,四处打量着。

    这位大秦公主,离开塞外,总算放开了心怀,在小商小贩处驻足,每次见到了好东西,都会来到牛车边,与王匡说道一番。

    “长安的板栗核桃,居然也有卖的。”

    “还有这胡服,做工精细,会不会出自你王家庄子?”皮娜指着一个专门出售衣服的店铺问道。

    她在王家庄子待过一段时间,发现里面的仆人在一些宽大的房间里做着胡服,打听后才知道,这是王匡的主意,里面的许多样式都是他有空设计的。

    所以,皮娜看到街上的胡服,才会下意识想到王家庄子产出的。

    王匡摆了摆脑袋:“庄子产的胡服,是秋天才开始做的,它的厚度要比一般的胡服厚些,里面粘着羊毛,在秋冬很保暖。

    但你看那家店铺,胡服的质量虽然不错,但太多单薄,处在这高原地带,若是冬日光穿那一件,能活活的冻死。”

    另一方面,庄子做的胡服,因为保暖性与实用性比长安流行的衣服好一些,尤其适合中下收入的的人群,每制作出一批来,很快就会被销售一空,根本来不及走到西海这边。

    见皮娜对胡服很感兴趣,王匡笑了笑道:“为报答你的两次救命之恩,除了前段时间帮你写上三百首诗外,再免费送你一件专门定制的胡服。”

    皮娜一听,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说定了。”

    “当然。”

    魏无忌不知何时稍稍落后,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感兴趣道:“少年郎所说的胡服,可否给老夫预留一件?”

    “魏公哪里的话,就算您要十件,百件,我也不会眨一下眼。”王匡连忙应承下来。

    “一件就足够了,说起来,老夫每到冬天,这腿伤总会复发,走起路来不容易。”

    魏无忌说完,王匡顿时明白他说的是何病了,老寒腿。

    在后世,又被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魏无忌年纪大了,加上长年走南闯北,才落下了这么一个病患,正如他说的,保暖很重要。

    “既如此,魏公这个冬季就在长安休息,以后也不要在冬季走太多路,毕竟,只有您的身体健康,才能救更多的人。”王匡道。

    一老一小,就这样边走边说。

    正所谓,医不自医人不渡己,王匡给了老神医很多小偏方,这些大多都是他后世听说的。

    抵达了胡商的府邸,从外面看就是一个简陋的小院子,外面两个漆黑的仆人正在收拾货物,这是家很常见的丝绸店。

    西海郡本就是个商贸的集中地,只是因为羌人作乱,以及朝廷的不作为,才导致这里的潜力没有被完全发掘。

    “我在大秦见过很多这种类型的商品,它们原来是从这里运过去的。”皮娜好奇的拿起了店铺里摆放的丝绸。

    这里的丝绸被运到大秦后,卖出的价格高的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