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袁三公的虚张声势向来都有一点效果。这一次的效果还特别的好,因为咱们的杨长史的胆量如何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被全副武装的冀州士兵押到议事大堂前,再看到那口装满滚开青油的大鼎时,咱们的杨长史也就当场瘫在了地上还差点尿了裤裆,半天都爬不起来,最后还是大袁三公开口催促,咱们的杨长史才被冀州士兵架进了议事大堂,象扔麻袋一样的扔到了大堂正中。
“下国小臣杨宏,叩见袁公,叩见袁公!”甚至连周围都有那些人都没有看清楚,咱们魂飞魄散的杨长史就已经手脚并用的趴跪在大袁三公面前,拼命的磕头行礼,狼狈猥琐的模样逗得两旁的冀州文武窃笑不已,也让心思复杂的大袁三公展颜一笑,胸中怨气和怒气顿时消了不少。
笑完了,大袁三公又板起了脸,也不叫杨长史起身,直接就喝道:“杨宏匹夫!”
“下国小臣在。”杨长史颤抖着答应。
“吾问汝,汝等徐州队伍,为何违背吾的命令?擅自从兖州退兵,还敢私自与曹贼言和缔盟?”大袁三公气势汹汹的大喝问道。
“不关我事,不关我事。”杨长史赶紧拼命摇头,无比紧张的辩解道:“袁公请明查,那件事都是小人的主公陶应一个人的决定,与小人无关啊!当时,当时,小人还坚决反对主公这么做啊。”
看到杨长史的狼狈模样,大袁三公忍不住嘴角又是一抽,然后又大喝问道:“我是问那陶应小贼,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对此做何解释?不是问你!”
“原来袁公是问小人的主公啊。”杨长史松了口气,又抬起头来,满脸谄媚的小心翼翼说道:“袁公,那小人可就冒昧转达主公的原话了,冒昧之处,还请袁公千万见谅。”
“说!”大袁三公回答得很简练。
“谢袁公。”杨长史不嫌麻烦的又磕了一个头,这才小心说道:“我家主公的原话是,圣人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中,君臣之纲先于父子之纲,故而我家主公即便视袁公为父,但天子诏书既已颁布,又与袁公的号令相左。我家主公也只能是先君臣。后父子,抗父命而遵君命了。”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是孔圣人最先提出的,汉武帝时为了巩固统治大力提倡,大袁三公出身于名门世家也是从小就被这些封建毒素洗脑。所以听了杨长史转达的陶副主任这番解释后,虽然心里明白陶副主任不过是无耻狡辩,大袁三公倒还是勉强能够接受这个解释,又就坡下驴的点了点头,然后大袁三公又大喝道:“既如此。那陶应小贼为何不早些遣人至冀州拜会于吾,非要弄到如今这个局面?”
“这……。”杨长史楞了一楞,心里嘀咕道:“袁绍老儿你老糊涂了,谁说我们没派使者解释?我们派来冀州解释的使者,还是你亲自下令赶出冀州的,这你都忘了?”
心里嘀咕,杨长史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是硬着头皮让陶副主任背起这口黑锅,答道:“袁公责备得是。可能是我家主公军务繁忙忘了这事,小人回到徐州后,一定替袁公转达责备,让我家主公向袁公致书请罪。”
“哼!”大袁三公看似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心里却颇为满意杨长史的回答——毕竟这次吃败仗的是袁谭公子。陶副主任和杨长史身为胜利者,到了冀州后仍然如此的毕恭毕敬和低声下气,也算是给足了大袁三公的面子。所以大袁三公哼了一声后,又喝了一句。“回去告诉陶应竖子,这次的琅琊冲突就是因为他没有及时解释清楚。不然的话,吾怎么可能出兵琅琊?”
“是,是,小人一定转告,一定转告。”听出大袁三公话里没有杀自己的意思,杨长史大喜下当然又是连连磕头。
“起来吧。”得足了面子的大袁三公终于放缓口气,先是开恩让杨长史起身,然后又问道:“陶应这次派你来冀州,又是为了何事?”
“求和。”杨长史回答得飞快,拱手说道:“禀袁公,小人的主公陶应深知罪重,不敢与袁公天兵对抗,在琅琊境内与袁公的大军冲突,也是因为各种误会阴错阳差,不得不还手自保,但我家主公以下犯上,以子犯父,心中还是自知罪孽深重,故而特遣小使来冀州拜会袁公,负荆请罪,也请袁公看在我家主公的一片诚意上、看在主公夫人的情面上、看在主公夫人腹中的袁公外孙份上,宽恕他的这次过错,开恩撤回问罪大军,与我家主公重续盟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下国小臣杨宏,叩见袁公,叩见袁公!”甚至连周围都有那些人都没有看清楚,咱们魂飞魄散的杨长史就已经手脚并用的趴跪在大袁三公面前,拼命的磕头行礼,狼狈猥琐的模样逗得两旁的冀州文武窃笑不已,也让心思复杂的大袁三公展颜一笑,胸中怨气和怒气顿时消了不少。
笑完了,大袁三公又板起了脸,也不叫杨长史起身,直接就喝道:“杨宏匹夫!”
“下国小臣在。”杨长史颤抖着答应。
“吾问汝,汝等徐州队伍,为何违背吾的命令?擅自从兖州退兵,还敢私自与曹贼言和缔盟?”大袁三公气势汹汹的大喝问道。
“不关我事,不关我事。”杨长史赶紧拼命摇头,无比紧张的辩解道:“袁公请明查,那件事都是小人的主公陶应一个人的决定,与小人无关啊!当时,当时,小人还坚决反对主公这么做啊。”
看到杨长史的狼狈模样,大袁三公忍不住嘴角又是一抽,然后又大喝问道:“我是问那陶应小贼,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对此做何解释?不是问你!”
“原来袁公是问小人的主公啊。”杨长史松了口气,又抬起头来,满脸谄媚的小心翼翼说道:“袁公,那小人可就冒昧转达主公的原话了,冒昧之处,还请袁公千万见谅。”
“说!”大袁三公回答得很简练。
“谢袁公。”杨长史不嫌麻烦的又磕了一个头,这才小心说道:“我家主公的原话是,圣人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中,君臣之纲先于父子之纲,故而我家主公即便视袁公为父,但天子诏书既已颁布,又与袁公的号令相左。我家主公也只能是先君臣。后父子,抗父命而遵君命了。”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是孔圣人最先提出的,汉武帝时为了巩固统治大力提倡,大袁三公出身于名门世家也是从小就被这些封建毒素洗脑。所以听了杨长史转达的陶副主任这番解释后,虽然心里明白陶副主任不过是无耻狡辩,大袁三公倒还是勉强能够接受这个解释,又就坡下驴的点了点头,然后大袁三公又大喝道:“既如此。那陶应小贼为何不早些遣人至冀州拜会于吾,非要弄到如今这个局面?”
“这……。”杨长史楞了一楞,心里嘀咕道:“袁绍老儿你老糊涂了,谁说我们没派使者解释?我们派来冀州解释的使者,还是你亲自下令赶出冀州的,这你都忘了?”
心里嘀咕,杨长史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是硬着头皮让陶副主任背起这口黑锅,答道:“袁公责备得是。可能是我家主公军务繁忙忘了这事,小人回到徐州后,一定替袁公转达责备,让我家主公向袁公致书请罪。”
“哼!”大袁三公看似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心里却颇为满意杨长史的回答——毕竟这次吃败仗的是袁谭公子。陶副主任和杨长史身为胜利者,到了冀州后仍然如此的毕恭毕敬和低声下气,也算是给足了大袁三公的面子。所以大袁三公哼了一声后,又喝了一句。“回去告诉陶应竖子,这次的琅琊冲突就是因为他没有及时解释清楚。不然的话,吾怎么可能出兵琅琊?”
“是,是,小人一定转告,一定转告。”听出大袁三公话里没有杀自己的意思,杨长史大喜下当然又是连连磕头。
“起来吧。”得足了面子的大袁三公终于放缓口气,先是开恩让杨长史起身,然后又问道:“陶应这次派你来冀州,又是为了何事?”
“求和。”杨长史回答得飞快,拱手说道:“禀袁公,小人的主公陶应深知罪重,不敢与袁公天兵对抗,在琅琊境内与袁公的大军冲突,也是因为各种误会阴错阳差,不得不还手自保,但我家主公以下犯上,以子犯父,心中还是自知罪孽深重,故而特遣小使来冀州拜会袁公,负荆请罪,也请袁公看在我家主公的一片诚意上、看在主公夫人的情面上、看在主公夫人腹中的袁公外孙份上,宽恕他的这次过错,开恩撤回问罪大军,与我家主公重续盟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