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择冲-第2/3页

加入书签
    而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范山长更会在书院内讲学半日,辟了个宽大的场子,讲学当日不收费,只消能在人满之前挤进来,就可免费听讲。

    这样讲了十几年,到了永嘉年间,范颖三十来岁的时候,士林对他的称呼已变成了“大儒择冲先生”。

    彼时书院越办越大,学生也越来越多,这范慎晖虽身不在庙堂,却已不知为朝廷培养了多少人才,不说历年的三元、进士,便是六部尚书、各地封疆大吏,甚至是中书省高官,都多有范门桃李在。

    若咸宁帝还活着,看到这样的景象,只怕也再不会惋惜范颖辞官,而只会庆幸他不在庙堂了。

    可择冲居士对朝廷的贡献,却远不止教书育人这一条。

    #

    咸宁十一年,江南几省瘟疫横行,不过半月,染病而死的人加起来就超了两万,咸宁帝本人也染了疫症,病势沉重,眼看就要龙驭殡天。

    太医院束手无策,范颖却献出了昔年游历藏地时所录药方,面对诸王臣工诘问,夷然不惧,当场割下左手小指,血溅金殿,言道若陛下有事,草民当如此指。

    ——皇帝若被我药死,不用你们杀,我自个儿先自裁。

    一剂下去,果然药到病除,咸宁帝很快好转,而太医院也凭着这副藏医良方,彻底扫平了肆虐江南一个多月的险恶疫情。

    咸宁帝问范颖要何赏赐,范颖却不要金银珠玉,也不要高官厚禄,只求御赐一批新书充实寒山书院藏,以供百姓往来借阅。

    帝允。

    咸宁十五年,帝病笃,诸王夺嫡,兵戈四起,柔然大军南下趁火打劫,连破雁门关、娘子关两座雄关,兵临太原府城下,再要越过黄河,也就离京城不远了,金陵风雨飘摇,人人自危,眼看大楚两百多年的基业就要不保。

    却还是范颖站了出来,他收拾收拾行李,飘然而去,半月之内抵达太原府,献妙策于守将,定计大破鞑子军,连打几轮胜仗,到底是把柔然人赶回了阴山以北。

    金陵诸事底定,咸宁帝崩,皇三子齐王郑济登基,改元永嘉。

    大楚总算又得了二十多年的喘息时间。

    永嘉年间再没出什么幺蛾子,范颖老先生安安静静又在寒山书院教了十几年的书,却在永嘉十六年的某一天,突发奇想心血来潮,看着书院诸事早已步上正轨,自觉有我没我都没啥两样,于是便收拾行囊留了字条,包袱款款又去游历天下了!

    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

    #

    “……要说万叔叔其实也是不世出的天才。”濮阳荑满脸感慨,“可跟择冲先生一比,却还是逊了一筹呀。”

    “可不是吗。”王徽就笑,“孝箐十八岁中状元,范先生却是十六岁就折桂了,更何况还如此风流潇洒,不是官身胜似官身,数次救国于危难之中,简直神仙人物……汲汲营营的万相爷又如何可比?”

    濮阳荑听她埋汰万衍,也笑出声来,又道:“我虽未亲眼领略先生风采,却也常听父亲提起,言谈间推崇备至,只道先生乃是‘当世子房’。”

    王徽不由扬起眉毛,“和张良作比?这么夸张?”

    濮阳荑道:“便算不与留侯作比,先生大才,也足够比得上三国时期那群名臣了。”

    顿一顿,又轻声道:“主子,听我爹说,咸宁十五年那次事儿了结之后,坊间甚至有什么‘得择冲者得天下’这样的传言……后来不知怎的就给压下去了。想来万叔叔此次传信与您,也是盼您能延先生于帐下才是。”

    王徽微微眯眼,嘴角带着一丝笑,右手食指习惯性敲着桌面,慢悠悠道:“是吗……可要招揽这样一位人杰,只怕一般的三顾茅庐礼贤下士都不好用呐。”

    濮阳荑也不说话了,皱着眉头,显然也在为这事操心。

    “得了,先不必管这位范先生。”王徽站起身来,稍稍打个懒腰,“再过几天就是吴王儿子的百日,只怕不会像太子妃寿辰那样好相与。”

    濮阳荑脸色一肃,“是。算来午门献俘也不过就是三月十五,若那起子人还打着那算盘的话,最晚百日那天也该行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