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一时语塞,想起王徽曾说过“必会带你们离开此地”,不由有点迷惑,离开?怎样才叫离开?莫非主子想大归?又或是和离?听起来都有点不靠谱,可少夫人如此悉心栽培自己姐妹几个,看着总不像是会随便把她们配人的样子。
可是如果真要配人,主子必定会过问她们本人的意思,原先想着,能配个管事或者铺子掌柜自是最好,至不济也得是人品端正的小厮,可现在看来……什么管事掌柜小厮,似乎都已经——
不是说她现在觉得自己就已经足够配得上什么王孙贵胄,而是——好像在内心深处,成亲配人、生儿育女,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总觉得仿佛还有更重要的、比嫁人重要一千倍一万倍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去做。
赵粉看她神情恍惚,姚黄也沉默不语,不由笑着走过去,左手挽住她,右手握住姚黄的手,“姐姐们莫要发愁了,听少夫人的总没错,主子不会害咱们的。”
魏紫眼神渐渐坚定起来,缓缓点了点头。
姚黄也紧了紧赵粉的手,三人相视一笑。
没了苏氏和孙浩铭捣乱,日子就过得格外快。
付贵妃每隔小半个月就会把王徽宣进宫叙话,初时还只是应王徽所请,为她在定国公府造势,可时日长了,自也觉出这位表妹的好处,渐渐开始真心相交起来。
万衍是再没碰见过,毕竟宫妃不得随意接触外男,而王徽眼下的身份轻易也见不到右相,只是大宫女玉蕊偶尔会不露声色递个条子进来,付贵妃看得神色柔和,阅后却又马上烧掉,应该就是万衍的书信了。
几个妹子的武艺渐趋精深,早已不必日日教导,王徽的闲暇也多了起来,除了每日看书练武之外,赵粉帮她打理的坡地庄子也步入了正轨,二月一开春就进了苹果苗和李子苗种上了,湖里撒了上好的鱼苗蟹苗,王徽又托邵云启寻了老实可靠的庄头帮忙照管,只等着秋天收租子。
孙浩铭自被母亲嘱咐后,对妻子畏惧更甚,早就不踏进东院方圆十丈之内;二姨娘濮阳荑素来和他不对付,又跟王徽走得近,再加上之前肋骨都因此断过一遭,世子爷思量再三,决定还是少去找她;豆绿倒是又美又柔顺,奈何总拿小日子不准、肚子疼之类的由头搪塞他,一个月下来也侍不了几回寝,久而久之,他自然就不耐烦了;就剩下个粉乔,长得漂亮也知道逢迎,奈何苏氏不喜,况且再好的菜,日日都吃也终究会腻味。
有鉴于此,孙小公爷跟粉乔腻了大半个月之后,终于耐不住出去逛青楼了,从此也跟他爹一样过上了见天儿不着家的日子。
定国公府的生活越发闲适清静,唯二能让王徽挂心的两件事,一是始终对她若即若离的豆绿,再就是出海未归的苏锷了。
很快就进了四月,清明祭祖之后,苏氏就开始操办一件大事——孙敏的五十大寿。
由于王徽最近接连受到国师赐福、皇后赏识,还跟贵妃是表姊妹,偶尔也会有客人登门拜访,就多少为定国公府挽回了一些颜面声望。
然而来者都是女客,且都是来拜访世子夫人的,王徽倒是一概称病不见,苏氏代为待客,来者也就不得不把原先准备说给世子夫人听的甜言蜜语,转而奉承给国公夫人。
苏氏听着那些漂亮话固然舒服,但她再蠢,也知道客人们不过是看在儿媳面上才夸她几句,心下就忍不住羞恼,很是憋了一口气,决定趁着今年给孙敏操办整寿的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和苏家的富贵,或许能从儿媳身上分走一些赞誉。
为此,苏氏三月中就在府里大兴土木,在荷池西边建了戏台,取名叫做“荣春堂”。台后是四间倒座抱厦,东西各五间厢房,戏台碧瓦飞甍,粉白的大屏墙上绘了孔雀牡丹,雕栏、穿堂、檐角、游廊,无不精雕细琢、富丽堂皇。
又把荷池上的吟风亭扩建两倍,三面临水,一面正好对着戏台,距离适中,四面围了轻薄如烟的鲛绡纱,四月已是孟夏,女眷可坐于亭中,临风池上,边吃酒席边听戏,既风雅又清凉。原本想“送与”王徽的那扇紫檀嵌白玉雕石榴葡萄的大插屏,也被挪到了亭子里做摆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可是如果真要配人,主子必定会过问她们本人的意思,原先想着,能配个管事或者铺子掌柜自是最好,至不济也得是人品端正的小厮,可现在看来……什么管事掌柜小厮,似乎都已经——
不是说她现在觉得自己就已经足够配得上什么王孙贵胄,而是——好像在内心深处,成亲配人、生儿育女,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总觉得仿佛还有更重要的、比嫁人重要一千倍一万倍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去做。
赵粉看她神情恍惚,姚黄也沉默不语,不由笑着走过去,左手挽住她,右手握住姚黄的手,“姐姐们莫要发愁了,听少夫人的总没错,主子不会害咱们的。”
魏紫眼神渐渐坚定起来,缓缓点了点头。
姚黄也紧了紧赵粉的手,三人相视一笑。
没了苏氏和孙浩铭捣乱,日子就过得格外快。
付贵妃每隔小半个月就会把王徽宣进宫叙话,初时还只是应王徽所请,为她在定国公府造势,可时日长了,自也觉出这位表妹的好处,渐渐开始真心相交起来。
万衍是再没碰见过,毕竟宫妃不得随意接触外男,而王徽眼下的身份轻易也见不到右相,只是大宫女玉蕊偶尔会不露声色递个条子进来,付贵妃看得神色柔和,阅后却又马上烧掉,应该就是万衍的书信了。
几个妹子的武艺渐趋精深,早已不必日日教导,王徽的闲暇也多了起来,除了每日看书练武之外,赵粉帮她打理的坡地庄子也步入了正轨,二月一开春就进了苹果苗和李子苗种上了,湖里撒了上好的鱼苗蟹苗,王徽又托邵云启寻了老实可靠的庄头帮忙照管,只等着秋天收租子。
孙浩铭自被母亲嘱咐后,对妻子畏惧更甚,早就不踏进东院方圆十丈之内;二姨娘濮阳荑素来和他不对付,又跟王徽走得近,再加上之前肋骨都因此断过一遭,世子爷思量再三,决定还是少去找她;豆绿倒是又美又柔顺,奈何总拿小日子不准、肚子疼之类的由头搪塞他,一个月下来也侍不了几回寝,久而久之,他自然就不耐烦了;就剩下个粉乔,长得漂亮也知道逢迎,奈何苏氏不喜,况且再好的菜,日日都吃也终究会腻味。
有鉴于此,孙小公爷跟粉乔腻了大半个月之后,终于耐不住出去逛青楼了,从此也跟他爹一样过上了见天儿不着家的日子。
定国公府的生活越发闲适清静,唯二能让王徽挂心的两件事,一是始终对她若即若离的豆绿,再就是出海未归的苏锷了。
很快就进了四月,清明祭祖之后,苏氏就开始操办一件大事——孙敏的五十大寿。
由于王徽最近接连受到国师赐福、皇后赏识,还跟贵妃是表姊妹,偶尔也会有客人登门拜访,就多少为定国公府挽回了一些颜面声望。
然而来者都是女客,且都是来拜访世子夫人的,王徽倒是一概称病不见,苏氏代为待客,来者也就不得不把原先准备说给世子夫人听的甜言蜜语,转而奉承给国公夫人。
苏氏听着那些漂亮话固然舒服,但她再蠢,也知道客人们不过是看在儿媳面上才夸她几句,心下就忍不住羞恼,很是憋了一口气,决定趁着今年给孙敏操办整寿的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和苏家的富贵,或许能从儿媳身上分走一些赞誉。
为此,苏氏三月中就在府里大兴土木,在荷池西边建了戏台,取名叫做“荣春堂”。台后是四间倒座抱厦,东西各五间厢房,戏台碧瓦飞甍,粉白的大屏墙上绘了孔雀牡丹,雕栏、穿堂、檐角、游廊,无不精雕细琢、富丽堂皇。
又把荷池上的吟风亭扩建两倍,三面临水,一面正好对着戏台,距离适中,四面围了轻薄如烟的鲛绡纱,四月已是孟夏,女眷可坐于亭中,临风池上,边吃酒席边听戏,既风雅又清凉。原本想“送与”王徽的那扇紫檀嵌白玉雕石榴葡萄的大插屏,也被挪到了亭子里做摆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