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汴梁皇宫东侧有一座园林式宫殿,园内遍布假山池塘,曲径小道更是随处可见,庭院中栽种着茂密的林木,堂内供奉着先祖的绘像,书房内一排排立着高大的书橱。
此处最早是赵恒做开封府尹时的射堂,当时叫继照堂。
大中祥符八年五月间赵恒便吩咐更名为资善堂,并斥资修缮,专供皇子赵受益读书。
早在今年二月时,赵恒便令入内押班周怀政为资善堂都监,冯元、崔遵度和张士逊、孙奭为赵受益讲学。
随后又命杨怀玉、蔡伯俙、还有刘娥硬塞进来的刘从德作为赵受益的伴读。
孙奭字宗古,北宋经学家、教育家。他自幼读经书,笃学成才,九经及第,宋太宗时入国子监为直讲。
冯元年幼时便师从大儒孙奭习经,少年时便已有大成,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及第,传闻他是“五经皆通”。
崔遵度,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掌史馆十余年。
张士逊则是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为人古板方正。
伴读蔡伯俙和晏殊都是北宋赫赫有名的神童,蔡伯俙更是神童中的神童,他是福清南隅人,此时蔡伯俙名为4岁,实未及3周岁。
他应童子科考试时,父亲背着蔡伯俙到京城应试,门监戏谑蔡伯俙道“你骑父作马”,蔡伯俙颇有急智,当即回道“父望子成龙”,故人人皆称之为神童,尤受赵恒的喜爱。
杨怀玉乃将门之子,是杨延昭之孙,杨文广之子,老令公杨业和折老太君的曾孙,如今还刚出娘胎不久,襁褓里的婴儿哪里能来伴读,杨文广便父代子职,伴读赵祯。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八月初辰时中,寿春郡王进学时辰。
今日来给赵受益讲学的是兵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孙奭。
晏殊还未正式到来,在这里伴读的便是蔡伯俙神童和杨文广小军门以及刘从德。
孙奭开始教导的便是《千字文》,《千字文》一千个字无一重复,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所作。
据说周兴嗣当初一夜之间成《千字文》,然后鬓发皆白。
整文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始,以四字一句,隔句一韵。念诵起来,琅琅上口,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学完整篇《千字文》,也就识了一千个字。
孙奭正讲到:“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他面向三个小孩,神色严肃道:“此话何解?先说前二句,“俶载”意为即始,“南亩”意为向阳的田地,此全句意思为:新年之时,即须春耕,先自向阳之地开始。后一句中的“艺”便是栽种,意为:我等要种上黍稷。”
“后一句何解?税者,赋税也;熟者,黍稷成熟;贡者,上交于官府;新者,须新粮;官府存粮一存便是三年,故收粮务必是新粮,否则便烂于谷仓。全句意为:黍稷成熟之际,当上交粮税于官府,且应当交与新粮。”
“最后一句甚是好解,前二字便是对百姓的奖惩,后二字是说官人的升贬,即核实纳粮优劣,奖惩百姓,升贬官人。农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此四句便是劝解全天下百姓应当注重农耕,缴纳粮税。天下官人亦应当以粮为纲。”
孙奭讲的通俗易懂,赵受益听的津津有味。
可他的两个伴读表情便不一样了,杨文广本是武将世家,对读书识字不甚感兴趣,听着如同天书。蔡伯俙是曾经读过,便心不在焉。
孙奭也不管他们两个,问赵受益道:“郡王,老夫有一事欲问,《千字文》中既说要交粮纳税,为何官家今岁免除部分州府钱粮。”
赵受益忙答道:“今岁京畿、京东、京西、河北路蝗虫肆虐,弥盖郊野;七月,经过京城,延到江、淮,蝗虫过境寸草不生,民生凋零,故官家减免税赋,以慰民生。”
孙奭点点头,脸有笑意,心下甚慰,皇子年龄幼小便懂得民生艰难,殊为难得,比那“何不食肉糜”之辈不知强上多少。
他又问道:“郡王回答甚是有理,官家免租一事其实合乎《千字文》其中的一句,那请问郡王,是《千字文》中哪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此处最早是赵恒做开封府尹时的射堂,当时叫继照堂。
大中祥符八年五月间赵恒便吩咐更名为资善堂,并斥资修缮,专供皇子赵受益读书。
早在今年二月时,赵恒便令入内押班周怀政为资善堂都监,冯元、崔遵度和张士逊、孙奭为赵受益讲学。
随后又命杨怀玉、蔡伯俙、还有刘娥硬塞进来的刘从德作为赵受益的伴读。
孙奭字宗古,北宋经学家、教育家。他自幼读经书,笃学成才,九经及第,宋太宗时入国子监为直讲。
冯元年幼时便师从大儒孙奭习经,少年时便已有大成,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及第,传闻他是“五经皆通”。
崔遵度,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掌史馆十余年。
张士逊则是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为人古板方正。
伴读蔡伯俙和晏殊都是北宋赫赫有名的神童,蔡伯俙更是神童中的神童,他是福清南隅人,此时蔡伯俙名为4岁,实未及3周岁。
他应童子科考试时,父亲背着蔡伯俙到京城应试,门监戏谑蔡伯俙道“你骑父作马”,蔡伯俙颇有急智,当即回道“父望子成龙”,故人人皆称之为神童,尤受赵恒的喜爱。
杨怀玉乃将门之子,是杨延昭之孙,杨文广之子,老令公杨业和折老太君的曾孙,如今还刚出娘胎不久,襁褓里的婴儿哪里能来伴读,杨文广便父代子职,伴读赵祯。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八月初辰时中,寿春郡王进学时辰。
今日来给赵受益讲学的是兵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孙奭。
晏殊还未正式到来,在这里伴读的便是蔡伯俙神童和杨文广小军门以及刘从德。
孙奭开始教导的便是《千字文》,《千字文》一千个字无一重复,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所作。
据说周兴嗣当初一夜之间成《千字文》,然后鬓发皆白。
整文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始,以四字一句,隔句一韵。念诵起来,琅琅上口,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学完整篇《千字文》,也就识了一千个字。
孙奭正讲到:“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他面向三个小孩,神色严肃道:“此话何解?先说前二句,“俶载”意为即始,“南亩”意为向阳的田地,此全句意思为:新年之时,即须春耕,先自向阳之地开始。后一句中的“艺”便是栽种,意为:我等要种上黍稷。”
“后一句何解?税者,赋税也;熟者,黍稷成熟;贡者,上交于官府;新者,须新粮;官府存粮一存便是三年,故收粮务必是新粮,否则便烂于谷仓。全句意为:黍稷成熟之际,当上交粮税于官府,且应当交与新粮。”
“最后一句甚是好解,前二字便是对百姓的奖惩,后二字是说官人的升贬,即核实纳粮优劣,奖惩百姓,升贬官人。农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此四句便是劝解全天下百姓应当注重农耕,缴纳粮税。天下官人亦应当以粮为纲。”
孙奭讲的通俗易懂,赵受益听的津津有味。
可他的两个伴读表情便不一样了,杨文广本是武将世家,对读书识字不甚感兴趣,听着如同天书。蔡伯俙是曾经读过,便心不在焉。
孙奭也不管他们两个,问赵受益道:“郡王,老夫有一事欲问,《千字文》中既说要交粮纳税,为何官家今岁免除部分州府钱粮。”
赵受益忙答道:“今岁京畿、京东、京西、河北路蝗虫肆虐,弥盖郊野;七月,经过京城,延到江、淮,蝗虫过境寸草不生,民生凋零,故官家减免税赋,以慰民生。”
孙奭点点头,脸有笑意,心下甚慰,皇子年龄幼小便懂得民生艰难,殊为难得,比那“何不食肉糜”之辈不知强上多少。
他又问道:“郡王回答甚是有理,官家免租一事其实合乎《千字文》其中的一句,那请问郡王,是《千字文》中哪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