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葛工匠的想法

加入书签


    工匠协会那边表彰一个大发明,军司还通过紫之会所给工匠协会投入一笔启动资金。

    说出来很简单,就是改进一下马车,在北国这边,大雪覆盖的日子有四五个月,这个时候大家有时候出行用雪橇。

    工匠协会有人在马车底盘上做了改进,车轮和雪橇可以很轻松的替换,不占用空间,就是适当提升某个装置的高度,下降另外一个,则实现马车能很快的在石板道路和野外雪地上的连续运行。

    对于北国的地理环境,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军司本来就为步兵支队的运输伤透脑筋,步兵和骑兵的对练中展示出一点,步兵必须有足够的准备,携带足够的物资,是可以在草原上实现和骑兵对抗。

    通过严格的训练,步兵支队能在发现大批骑兵过来的时候,短时间内建立起车厢、木桩、坚盾和长枪组成的阵型,骑兵要想短时间冲破它,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

    几个骑兵支队的中高级军官进行联合研究,甚至认为如果伊朵军司步兵支队阵型已经成型,骑兵就不能冲上去,只能继续骚扰,在行进中实现对步兵的打击。

    这里有个很基本的前提,对于伊朵乃至人族,战场上马比人要奇缺得多。五千人的骑兵冲击五千人的布好阵型的步兵,就算赢了,战马也会废掉一大半,等于这支骑兵一战就会残废。

    伊朵要再组建起一支步兵支队显然要比一支骑兵支队简单得多,从人员、装备、训练上都是如此。

    伊朵军司第一时间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个研究就是考虑这点,车厢能在雪地和干燥的地面上加快切换速度,这对伊朵步兵支队是个巨大的利好,这会成倍的加强步兵支队的战斗力,甚至车厢本身也可以做得厚实很多,要知道以前车子越重,车轮和雪橇的切换越麻烦。商人可以不在乎车厢本身的防御性,伊朵军司是非常看重。

    我很是欣慰,主要是对于工匠协会。这种技术上的改进只要有人愿意投入精力,有人从这里面受益,那这些工匠千百年的积累很容易就会有个爆发,这仅仅是个开始。

    我要求工匠协会和伊朵军司把这件事赶紧落实下来,不说将来兽族什么时候南侵,就现在来说,以后去雪域森林、去紫之谷都会方便很多。

    伊朵镇内的紫之路修得比较好,扫扫雪就能过马车,走完这条路要深入雪域森林,冬天还是得雪橇。那条黄土高坡到伊朵镇的道路更是如此,有些路段可以用车轮,有些路段用雪橇会方便快速得多。

    ……

    看到我跑工匠协会,葛工匠和几个大匠找上我,他们竟然是来送钱给我的。我有点晕,不是我不喜欢钱,而是工匠协会在技术革新走得远,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已经交税,再给钱我似乎有些不合理。

    葛工匠很是感激的说“我们是想你替玲玲主母收下。玲玲主母一直看护工匠协会,她从帝都开始就说,现在你们太穷,她就不收费用,但以后协会有起色,怎么也得给些红利她,我知道她虽然一直叨唠我们只是浪费她的钱,从没有给她收入,但她就是嘴上说说,也没真要我们什么东西。”

    葛工匠继续“我也知道这些费用不多,她不一定要,只是少主,现在工匠协会境遇大幅好转,而且还在提高,我们不能忘本呀!先不说生活的问题,我们现在走在街上都没人会欺负我们,商家和我们交流,要我们的东西,也不敢像以前能把价压低买走就算,我们知道这才是玲玲主母对我们的看护,大门口上的雕像我们就是参照着玲玲主母来做的,我们是真感谢她!”

    听着这些,我只能感慨到哪个地方,最可爱的都是一线生产的劳动人民。

    工匠协会是个很奇特的组织,里面工匠很多,工匠本身非常保守。有了这个协会,很多发明创造工匠就能以整个协会的名义发展推广,然后协会再按贡献分给到个人,这已经有点像合作社。

    工人不像商人,以个体来说,他们承担不来风险,这是我当时没考虑到的,我以为商人从紫之会所借钱从商,工人也可以从紫之会所借钱建厂,其实现在看着有点想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