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李时珍哭了……-第2/2页

加入书签
  就在李时珍去世不久,万历皇帝为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到那个时候才将献给朝廷。

  可是,朝廷当时仅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搁置一边,不管不问了。

  再后来,仍是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也就是在李时珍死后的第三年,终于刊行出版面世了。

  公元1603年又在江西翻刻。

  从此,在国内逐渐得到广泛传播,李时珍名气陡增。

  尽管万历十年距离成书才四年多时间,李时珍的人生还有十几年的路程要走,可他已经意识到了出版的艰难程度。

  除了惊讶朱翊镠知道得多之外,朱翊镠愿意出资刊行也是李时珍第一时间随胡诚赶来荆州的重大原因。

  这机会实属难得!

  要知道,朱翊镠可是唯一一个愿意出资帮他出版刊行的人啊!

  听完朱翊镠这一席话,李时珍更是感觉朱翊镠懂得的价值。

  这一点,比朱翊镠愿意出资帮忙刊行,还要让李时珍感到开心,懂的价值,就是懂他啊!二十七年的心血……

  所以,当李时珍听完朱翊镠对的叙述与评价,他怔愣一会儿后,两眼立即湿润了,继而老泪纵横。

  原来这个世界除了他的徒弟与儿子们,终于还有外人懂得他的著作。

  “李老先生,你怎么了?”见李时珍忽然泪如雨下,胡诚关切地问道。

  但朱翊镠没问,因为他懂。

  当一个人付出巨大的努力完成一部著作,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时,那是何等的失落与凄凉!

  二十七年啊,一百九十万字,别说那是医药典籍,逐字逐句都需要严格地考证,就是在起点网写就一百九十万字的,倘若无人问津没有一个读者看好,那是一种什么心情?

  忽然出现一个如此懂他的著作,而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让李时珍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开心?如何不流泪?

  ……

  。

  本月最后一天了!

  说到做到,三更送到。还是希望大佬们投几张票票,给俺加把劲儿!

  叩谢!温馨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不负大明不负卿相关推荐:、、、、、、、、、、、、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