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行者》-第3/5页

加入书签
    年底了,记恨在选举中不支持自己的余实迟迟不发教师工资。大家久催无果,万站长出马了,他列举余壮远在小学饱受优待、被精心栽培的事实,感叹:“难怪界岭小学得不到重视,原来是你太不了解身边的人有多好……一般的老师,只可能将学生当学生,民办教师不一样,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成绩再差也是自己的亲骨肉!”余实的妻子将话听进心坎,儿子的前途使她深刻明白界岭小学老师的效用。教师工资很快发了,并从此有了一定的保障。

    山外的风也慢慢吹进闭塞的山区。漂亮的支教女大学生夏雪,给界岭小学带来了生机。优美诗歌和宝马轿车,昭示着她的与众不同。躲进深山的她,仍逃避不了要为失败的青春爱情买单的结局,她很快不告而别。但她短暂的活力支教,却为山里的孩子留下了诗歌的种子和对美的向往。

    山外来的新鲜力量以蓬勃、昂然的气息吸引着学生们,也启示和激励着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们。又一个支教生骆雨来到界岭。支教两年即可直接保送为母校硕士生。骆雨日复一日在渐冷的天气里赤脚上课。好强图表现、心怀功利的骆雨,终于受凉发作急性哮喘,幸亏被已上初中的叶碧秋警示,才由余校长他们及时送医救回一命。因家贫辍学的叶碧秋,获得了去省报王主任家做小阿姨的机会,同时好学的她也幸运获得了自修考大学的便利。

    孙四海与王小兰的苦恋,渐渐得到大家包括亲生女儿李子的认同,呵护,他们情同一家。身负道义枷锁的王小兰,盼望着丈夫能站起来,自己好提出离婚,走向美满。儿子余志和李子都上初中了,孤身一人的余校长也对离校不远的蓝飞母亲、守寡的蓝小梅,暗生情愫。

    支教生骆雨因病离开后,乡中心小学的蓝飞换调到了界岭小学,任校长助理。

    久任一把手的余校长,知道应给年轻人施展手脚和锻炼的机会,他决定借送叶碧秋去省城王主任家的机会,在大城市待些时日,以向同行取经。王主任热情帮余校长在省实验小学谋到门卫之职。为了获取“教师培优”的实质效果,余校长千方百计学习,甚至对着无人的空教室试讲……直至被发现,此刻,他才明白,一切经历都是王主任和实验小学汪校长策划的结果。他终于获得了正式上课的机会。王主任也再次写出了讴歌民办教师、却最终未获发表的雄文《没有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

    就在这期间,热衷《厚黑学》的校长助理蓝飞,干了一件令母亲无比羞愤,也激起公愤的事:上面第二次分配下来的一个转正指标,他却瞒天过海,利用代为保管的印章,填报自己的资料,私自操作成功转正。眼看本校的几位第师,要联合其他学校的民办教师上访请愿,刚刚从省城赶回来的余校长,用最真实质朴的相劝震撼了界岭小说的“刘关张”们:上面只给一个指标,蓝飞若不去,他们三人,谁会狠心,丢下别人,自己跑去转正呢?三位民办教师最终用自己的宽广和善良胸襟,包容、保护了这位前程岌岌可危的年轻同行。

    一场罕见的雷暴,摧毁了界岭小学的教室。村长余实指挥砌匠们维修,却不愿支付费用。

    教室维修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只能在操场露天上课。余实的不作为和校方的艰困无奈,各自蔓延、滋长。不甘人下、权谋机变的蓝飞,终于和“村阀”余实爆发激烈冲突,余实公权私用,在课堂上对蓝飞大打出手。转正后暂时还留在界岭小说的蓝飞,则用知识与之对抗,在课堂上宣讲公民权,播撒现代文明的火种。认为“用火治不了火,用水治不了水,教育拯救不了教育”的蓝飞,最终决定去官场一试身手,他离开了学校,奔赴新单位县团委少工部。

    由于没资金,小学校舍整修工程一拖再拖。负责维修的砌匠们为讨工钱,谋划挟持正好来校的万站长,被叶碧秋的父亲报信救驾。同为砌匠的李家表哥是王小兰婆家的亲戚,在王小兰丈夫的授意下,联合砌匠们,以孙四海即将收获的一季茯苓为代价,作抵工钱。如此,才换来快速整修后勉强可用的教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