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龙门斗(中)-第2/2页

加入书签
    我面前的这一件是兽足敦,主题球形,中开,钮是龟首,呈乌黑色泽。

    通体红锈,爬着绿痕,皮壳脱得很厉害。

    我仔细将它通体打量了一番之后,还没开口,这个鹰鼻的中年人就主动揭开了上盖。

    依旧空空如也。

    于是,我又来到了第三件青铜器面前。

    ——十件“老货”里,光是青铜器就有三件,足见这国之重器在我们民族心中的重要地位。

    呵呵,扯远了。

    这是一尊南北朝时期的站立式带莲花座鎏金菩萨造像。

    南北朝佛造像大多有背光,周围作火焰状,而且形状越尖,时代越早。

    这尊表层鎏金已经基本褪掉的菩萨造像,如果开门,应该就是其早期的物件。

    这同样不重要。

    佛造像多有装藏,显然是最容易“藏珍”的对象。

    我让这个用鸭舌帽遮住了大部分脸,只露出几近方形下颌的“鬼贩”将佛像背过来。

    佛像身体装藏开在背后,而且相对于法座装藏,前者装藏的物品更为珍贵,而且多为舍利等佛门至宝。

    这尊菩萨造像开脸精致,造型符合南北朝早期的北方特征,虽然失去了鎏金层,不过包浆仍然柔润,尽显历史的痕迹。

    只是……它单独站立的造型已经完美,再添上连在一起的底座,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是个疑点。

    所以,我看完背后的装藏口没有新近开启的痕迹后,就让他把底部朝起来。

    明显是现代的装藏工艺,而且没有多久。

    我摇了摇头,暂且放弃。

    然后转向了第四个物件——仰天开口的高古玉貔貅。

    这尊玉貔貅越二十多公分长,纹饰简洁,仰首挺立,看造型符合东汉时期的特征。

    皮壳钙化严重,几乎将表面完全侵蚀了,上面还点有水银沁。

    我将手电灯光打入鬼贩主动朝过来的貔貅嘴里。

    里面同样钙化严重,而且点满了银灰色的水银沁,似乎没有掏膛的痕迹。

    又打量了一会,我将灯顶住了貔貅的腹部,透过那里的一处的窗口,想要看看能否透出一点光来。

    结果让我失望。

    “钙化太严重了。”我摇了摇头,说着就转向另外一件。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