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三娘子

加入书签


    王则之看着牧民手上的鹰,脑中灵光一闪。

    飞鹰传信。

    由于到了冬天,信鸽不好使,王则之都是用传令兵下达命令的。

    可是传令兵的速度比不上鹰的速度快,而且传令兵遇到风雪和野狼就麻烦了。

    可是老鹰不同,他们就是草原上的产物,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的天气。

    如果他能拥有专门用于传信的飞鹰,以后不管是传递消息还是命令都能方便许多。

    “有,很有兴趣。”

    中年牧民面色一喜,把鹰装到了笼子里,打算卖给王则之。

    王则之拿起他递过来的鹰,随意打量了一下,就盯着中年牧民看。

    “啊,尊贵的客人呐,您是对货物不满意吗”中年牧民有些焦急的搓了搓手,他不知道王则之为什么不给他银子。

    “不,货物很满意,不过我更在意的是你这个人。”

    王则之想要组建一支传信鹰的队伍,但是他没有熬鹰的人才。

    这个中年牧民有好几只鹰,这说明在熬鹰训鹰一道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本领他就想试试能不能把他招募过来。

    “你你想干什么我昂沁夫不是草原上的绵羊,可以任人宰割的。”

    中年牧民误解了王则之的意思,直接抽出随身佩戴的匕首。

    “放肆”

    王则之的亲卫和马福手下的军士看到他的样子,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对准了他。

    中年牧民面色凶狠,没有一丝惧意。

    “放下,放下,你误会了。

    我是想以每月六两银子一石米粮,外加一斤茶叶的价钱招募你。”

    王则之伸出手示意大家放下武器。

    亲卫和军士们放下武器,中年牧民也收起了自己的匕首。

    “狡猾的大明人,你在打什么主意”中年牧民虽然收起了匕首,不过仍旧有些警惕。

    “你养的鹰可以用来传递书信吧”王则之试探着问道。

    “那是当然,我的鹰都是从幼鹰熬起的。”

    昂沁夫骄傲的说道。

    鹰,想要驯服这种凶猛的飞禽,“熬”是一个草原很多驯鹰人都要使用的手段和过程。

    准备“熬鹰”之前,要用特制的皮帽子盖住猎鹰的眼睛,同时用皮套套住猎鹰的脚,这样猎鹰看不到人不容易被惊扰,也不能逃跑,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开始进行“熬鹰”的过程。

    所谓“熬鹰”也就是将鹰放在雪地里,将近一周没有进食也不允许休息,期间要数人轮流看守,一旦抓来的鹰开始打盹,就要将它惊醒。

    熬鹰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残酷,抓来的猎鹰十之都要死于寒冷饥饿或者过度焦虑,熬过去之后也不一定活得下来,能活下来的褪去野性同时体质强壮的鹰,才能经过训练成为真正的猎鹰。

    熬鹰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并不是什么鹰都要熬。

    草原上的牧民一般都是熬苍鹰,因为其它的鹰可能活不下来。

    当然,这些仅限于成年苍鹰,如果是从幼鹰熬起,这个过程就要容易许多。

    因为幼鹰更容易驯服。

    “我需要人帮我熬鹰,训练它们给我传递书信,但是我手下没人会这项技艺,我看你会,就想请你来归化城帮我熬鹰。”

    “你是说三娘子城吗”中年牧民有些不确信的问道。

    三娘子城即归化城。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

    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

    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入施工阶段后,三娘子是主要的主持者。

    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

    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

    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万历九年,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三娘子出生于瓦剌奇喇古特土尔扈特部落,其父哲恒阿哈是该部落的首领,该部落遗址就在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带。

    三娘子本名叫钟金哈屯,意为高贵显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