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互市

加入书签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

    经过短短几天的时间,归化城就变的无比繁华起来。

    王则之命人在草原上找来黄教的喇嘛,将他们安置在银佛寺内。

    蒙古右翼诸部族人听闻之后,纷纷前来拜见。

    山西各府内的商贾们一收到他的消息,就立刻组织人手前来归化城贸易。

    虽然朝廷明令禁止私开边贸。

    不过,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在关内,一斤盐四十文钱,在关外一斤盐可以换牧民们一只羊,要知道一只羊最少也有三十斤。

    他们回关内卖羊肉是以五斤起卖的,并不是一斤一斤的卖。

    就以目前大同府的羊肉价格而言,一两银子可以买五斤上等的羊肉。

    也就是说一只羊最少卖六两银子。

    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一百文,虽然因为银子质量的不一,在钱币的兑换上存在差异,不过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他们用价值四十文的盐,换来价值六千文的货物。

    减去骡马,人工,杂七杂八的费用,他们还有三千八百多文的纯利润。

    商人不会只带一斤盐就出关的,他们还会带上牧民必须的茶叶、粮食。

    极个别商人还会带来牧民所需要的铁器,比如菜刀。

    因为铁器是禁物,能换到的羊更多,比如一把菜刀可以换两只羊。

    也就是说商人们哪怕只是拉一车货物来交易,他们的利润也超越了百分之一百。

    对于菜刀之类的铁器,王则之是严格把控的。

    所有出售的铁器都必须登记,并且统一在规定的场所出售。

    而且购买铁器的牧民要登记详细的户籍信息,每户牧民购买的铁器也是受限的。

    除了铁器,在粮食上王则之也做了同样的限制。

    因为右翼诸部有过将明朝赏给他们的粮食贩卖给后金的前科,他不得不防。

    当然,双方互市,双方都得有利可图,如果只是山西的商人有利润,而塞外牧民没有利润,那么这个互市也开不长久。

    所以,王则之特意规定了战马的价格。

    下等战马定价十两,中等战马定价十五两,上等战马定价二十两。

    由于战马的价格规定比较合理,右翼诸部首领都比较满意,表示能够接受。

    原本人烟稀少的归化城再度变的繁荣起来。

    形成北有马市,南有粮市的边贸盛况。

    当然,双方进行交易并不是免费的。

    王则之没有采取收税的方式收钱,而是以收保护费的方式抽取双方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七。

    王则之原本以为这些人会拒绝,没想到不论是山西境内的商人,还是草原的部落首领都没有意见。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从杀虎口出关到归化城这两百多里路有多艰险。

    他更低估了草原右翼诸部对粮食、茶叶、盐巴和铁器的渴望。

    资源上的匮乏,使得草原上的牧民不得不用牛皮所做的锅去烧水煮饭。

    自土木堡之变以来,大明王朝转入全面防御的战略状态。

    并借口战乱屡屡明令禁止边关贸易。

    粮食的问题牧民们可以用牛羊来替代,盐巴还可以从后金换取一些,但是茶叶却是用什么都无法替代的,尤其到了冬天以后。

    茶叶对于牧民们来说变的无比重要。

    牛羊肉都是油腻、燥热、难以消化的。

    长期以牛羊肉为主食会产生各种不适,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茶叶有溶解脂肪,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草原上的牧民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不过祖祖辈辈传下来,喝茶能够有助于缓解他们腹部不适、燥热和便秘的症状,牧民们却是知道的。

    腹部不适、燥热和便秘,这些虽然都是小毛病,但是却会让人十分的不舒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