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流民的启发-第2/2页

加入书签
    他们不要银钱,只要粮食,只要给他们些吃的,这些人就愿意干活。

    这些人到了营地内没有马上离去,而是蹲在营地门外,等待有人叫他们。

    营地内搭建法坛的时候这些人出了力,此刻需要拆除法坛,重新布置婚场,这些人又一次进来帮忙了。

    门口处被叫进来的一个个喜气洋洋,没被叫进来的一个个满脸沮丧,继续蹲守在门口去了。

    对于这种现象,王则之也没有阻止,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好现象。

    这些流民终于自己想办法讨生活了。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流民营内有很多人家将女儿嫁给了营内的军士。

    这些人拖了女儿的福,大部分都跟着女儿住到了军户们的家里。

    极个别军户有家口的,住不下那么多人,就没有带走女方的家口。

    这些军士受《则之良言》的熏陶,看着自己的老丈人住在土洞子里都有些于心不忍。

    他们就自掏腰包,用自己军功换来的赏银、粮食请人建屋子。

    这个口子一开就不得了了,流民营里会建房屋手艺的人不在少数,军士们往往只需要付出极少的钱粮就能招来七八个技艺纯属的工匠,开始修建房屋。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他流民眼看着别人家修建了崭新的房屋,一个个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既没有女儿又没有手艺的流民就开始转动脑筋,主动往营地门口聚集,开始找活计。

    他们都期待着,有一天他们也能搭上游击营的大船,建新屋,脱离住土洞子的生活。

    于是流民劳工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王则之看着这些人若有所思。

    他们虽然不够精壮,不过蛮力还是有的。

    个别人脑子还特别灵活,他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人编入工商部,于是,他就去王先了。

    他来到王先的住处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他要把营地门口那些流民利用起来。

    没想到王先哈哈一笑,拿出了一套完整的经营方略给王则之看了起来。

    这套方略涉及到方方面面颇为详细。

    首先,他打算把盂县煤矿上的煤炭卖出去,这就需要人手拉着煤炭四处游走买卖。

    这些不算精壮,却又有些蛮力,脑子还算灵活的流民正好可以用上。

    一来,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二来减轻了营地的负担,一举两得。

    其次,他在等另外一批人,大同府的那些人。

    它不仅要把煤炭卖到大明各处,还要把煤炭卖给鞑子,卖给金人。

    王则之看到这里,目光流转,继续看了下去。

    原来,王先想用煤炭换他们的战马。

    这简直是个人才,可是王则之觉得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他想到了更厉害的东西。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末开山刀》,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