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总第二百九十章

加入书签


    一九三九年九月,第一次长沙保卫战开始,日军名将冈村宁次指挥其精锐第十一军沿鄂东南和赣西北向湘北进犯。

    从鄂东南进犯的日军主力已抵达新墙河一线,而从赣西北向湘北进犯的日军第一o六师团也抵达高安、上高一线。

    梁红玉所在的暂九军在父亲梁维甫的率领下,已经奉第九战区薛岳总司令的命令西移至奉新、靖安一线,准备伺机对进犯的日军以猝不及防的打击。

    因为这个暂九军在**序列里乃是一个无名小卒,仅仅只是在皖赣古道上露过一次面,有许多的人甚至还不知道**中有个暂九军。

    它远没有第八军、第七十四军那样的炫人眼目。然而它却是日军第一o六师团的死对头。

    从鄱阳湖东到鄱阳湖西,暂九军都在大规模移动,目的很明显,就是不能让日军找到它的踪迹。

    这样大规模的移动,家眷问题便凸现出来了。

    还是在湖东,梁维甫就把全军师以下的军官家属都作了安置,最后只剩下自己的夫人和参谋长常云鹏的家人随营出征。

    当时的想法固然是为了稳定军心。但是现在战事迫在眉睫,什么时候都可能发生恶战,家属再跟着队伍反而会成为掣时。

    但是目前整个赣北已被日军占领,到哪儿去安置他们呢?梁维甫与常云鹏想不出一个妥善办法。

    这一天女儿梁红玉来到司令部,他便询问了女儿。梁红玉听后,当即想到了猫儿眼。

    猫儿眼现在只有窦乐山的师母和她的几家邻居。那儿地势偏僻且险要,还有秘洞。母亲他们可以到那儿去。

    她把自已的想法告知父亲,父亲也觉得好。于是梁维甫就决定让红玉去送她母亲他们,十日之内务必把她们转移到猫儿眼去。

    梁红玉赶回营部就找闵小青和副营长管俊山商量,决定由她带文香和刘小风去。

    现在形势紧急,战斗随时都可能发生,小青和俊山要在家掌握部队。

    从驻地到湖东猫儿眼去,至少也有五六百里路。这么远的路程,母亲她们能吃得消吗?

    梁红玉决定母亲他们先坐车到武宁,再由武宁秘密行军到官阳桥,然后从官阳桥过湖到苍县的古渡口。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行动。人数虽然不多,只常参谋长的夫人带着仨小孩,还有自已的母亲。

    但自己的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沿途又全是日战区,要想不露声色地把他们带到湖东去,困难肯定不少。

    好在从驻地出发到武宁一路上都还算平静,因为这是他们暂九军刚刚走过的路,敌情很明瞭。

    到了武宁,就不一样了。有消息说,鄱阳湖一带日军封锁得严,重要路口都有日军的岗哨,还不时有日军的巡逻队。

    现在的武宁城正由日军控制着。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日军对一个小小的武宁城竟这么重视。因为她们的部队一个月前走武宁城过,那时还不见一个鬼子的影子呢!

    他们一行八人住在武宁城的一家客店里。掌柜的叮嘱说,现在日本人占了县城,没事莫出去,免得惹上麻烦。

    梁红玉知道,从这里到官阳桥大概还有一百五六十里路。如果步行,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徒步的话,一是费时,二是很不安全。

    看来要顺利地到达官阳桥,还得另外想办法才好。

    想什么办法呢?考虑到母亲走这么长的路肯定吃不消,红玉想:不如还打汽车的主意。可是她对武宁城全然不熟悉,又到哪里去弄汽车呢?

    这一天她带着文香在大街上走着,也就是想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往东去的车辆。

    在东街,她俩碰到五六个人从眼前快速的通过。他们都是本地人打扮。但是红玉从职业的角度看,这几人不像是普通老百姓。

    她指给文香看。文香说,好像也不是日本人。红玉说,当然不是。哪就是自已人了。是**?还是国民党?哪谁晓得?

    她们把整个武宁城都走遍了,没有找到向东去的汽车。

    走累了,俩人就在十字街的一个茶摊上坐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