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早已过去,夏天早已来临。赣北山区早已被一片葱茏代替。
到处是浓郁的树木,花草已经结了籽,长出了殷实的果粒;田野里一片青绿,稻禾长粗了茎杆,大豆、红薯叶子在夏阳的照耀下闪着绿光。
人们都在谈论着,今年的天气热得早。
铁英的游击队正在进行紧张的操练。战士们个个威武雄壮。他们说,宁愿现在吃点苦,流点汗,将来能在战场上显威风。
他们的训练很别致,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训练的。
譬如说车朋的骑兵小队吧,他们的重点,是练习怎样驾驭战马;根据各种不同的地形,怎样投入战斗,怎样接敌和撤离。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为他们之中,即使过去有在主力红军里干过的,也没有专门驾驭战马战斗过的经历。
除此之外,他们还学步兵的那一套,无非是防备在战马负伤或者牺牲时,他们还能怎样有效地打击敌人。
因此,他们的训练是最紧张、也是最艰苦的。
铁英对建立骑兵抱有很大的兴趣和信心。这是缘于骑兵这种特殊兵种,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威力。
她除了看一看李灿、徐炜小队的训练外,半月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车朋小队里,和战士们鞍前马后,翻上翻下。
她喜欢出情况,让战士们在摸索中想出对付敌人的办法。
由于铁英考虑到时间可能会紧迫,形势不允许,她就把战场上出现的最难对付的情况提出来。
有一天,铁英让车朋派一个班去南山奔袭。说是胡奎派了一排人在那儿设卡收税,老百姓反映很强烈。
一听说去打民团,车朋就手痒痒了。他请示铁英队长要亲自带了一班前去。铁英答应了。
去时铁英对他说,为了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你应该走碛石小道;敌人不会注意这条小道,可以出其不意。
车朋说:“明白!”率领十几骑就出发了。
去时天色微明,他们顺着锦霞公路跑了三四十里路,就转向一个山涧。而这条山涧便是有名的碛石小道。
车朋清楚,南山就在这条小道的南面。那儿有条官道,一直通到锦霞公路。狗入的胡奎竟在那儿设卡,搜刮老百姓。
从碛石小道奔袭敌人确实是高招,但这条道很难走,尤其对于骑兵。车朋想,今天倒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啰!
车朋领着部队进了小道,开头一段子还可以走,越往里走越难走。小道可能很久没人走过,树棵子、野荆条几乎占满了道路。而且,小道上尽是尖利的小青石,也不知道这些小石子是怎么来的。
车朋让大家停下来,他皱着眉看着小道,脑海里在迅速地想主意。他在想,既然敌人安的是固定哨卡,则打击它并不受时间的限制。所以现在关键的是要通过这条小道,目的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想到这里,他叫着一班长余秋古的名字,对他说:“秋古,你领两个战士在前面开道,用军刀把那些伸到道中间的杂树,荆条削掉,以保证战马通过。动作要快!”
“是!保证完成任务!”一班长余秋古早就不耐烦了。骑兵走这样的路,这不是作践人吗?但他不敢说。
余秋古领着两个战士,一边走一地削。其实乍看那树棵子、荆条子很多,实际上只要一削,就趟开一条不错的路来了。
车朋很高兴,砍了约半个小时,又换过两个战士去。这样轮流着砍,也不觉着累,不一会儿就走了很远了。
这时已是上半晌时分,天空突然阴沉下来,把整个碛石小道蒙了起来。夏天里,这样的天气不足为怪,这应是暴风雨的征兆。
果然,还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见山那边扯起了一道黑帘;那黑帘在迅速地移近,只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小道的上空。
车朋见状,忙吩咐战士们把战马牵到大树底下。这些大树都长着茂盛的树叶,它们像一把把大伞遮住了大地。
这说话间,天空就一片墨黑了。紧接着,一阵狂风刮来,那雨也就“哗哗哗”下了起来。由于雨下得太大,以至于两边的山就响起了轰轰轰的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