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阳县位于铁笼山的正东,距铁笼山约百里。锦阳县的东南是霞县,西北是苍县,霞县和苍县都隔铁笼山比较远,约有一百五六十里的光景。这三个县城成扇形包围着铁笼山。
在苍县的东北面,隔了二百华里左右,便是绵亘安徽、浙江、江西的千佛山。千佛山顾名思义是个佛教胜地,大大小小的寺庙很多。最著名的便是半山寺。
三个县中,锦阳县是一个大县,拥有人口将近百万,土地肥沃,它和西北的苍县,东南的霞县,并称为“富庶三洲”。
不仅如此,它历来还是兵家必争之地。锦阳县扼住江西进入浙江的要道,因为这条要道同时还通过它的东北面的千佛山进入安徽。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还刚从褪去的夜幕中飘散出来,巍峨的城墙上传来最后一次梆子声,沉睡的锦阳城便渐次苏醒了。
最先传出人类信息的不知是那豆腐房的伙计,还是油稞点的老板,反正每天清晨,他们是最先打破沉寂的人。
“豆腐,豆腐,豆腐啰!又鲜又嫩的豆腐啰!……”
“油条,油条,香喷喷的油条喔!想吃快来买呀,快来买!……”
这些吆喝带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味,犹如唱歌时打出的云板似的。
可这已是好久以前的事了。而今代之而来,最先打破沉寂的已是“咔咔”的皮靴声,枪栓的碰击声,以及低沉而又严厉的口令声,夹杂着粗野的谩骂声。
自从中央军开到这座城市之后,这里便时刻笼罩在这种恐怖的气氛里。现在,中央军走了,民团又来了,这种恐怖的气氛丝毫未减。
这一天,天气不太好,有些冷冽的北风刮了过来,撞在城墙上发出呜呜的响声。但既然是临近初夏了,天气还是热的。乳白色的雾气散去之后,昏黄的天底下,便横出这座城池的轮廓:
那城东南最高的尖塔是什刹塔;城西的那个圆柱形建筑物是古代的烽火台,台下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半个月前,这里驻扎着国民党中央军第二十一师。城东北那座高出于城墙的便是县政府······
这些建筑物的款式不同,格式也迥异,但是有一点相同,就是无论那个朝代的建筑物,都是油漆剥落,显出陈旧、破败的迹象来。
天刚大亮,四面城门便“咔”然洞开,随即在门洞里各蹿出一股穿着黑制服的警察兵,一边五个,横枪而立。
这时,在空旷的原野里,各条小道上便奔来仨仨两两的人们。他们汇集在大路上,逐渐形成了一股人流。这股人流越流越近,渐次到达城门口,在这两排兵丁的虎视下向城中流去。
约摸到了上半晌时分,从南、北、西三个城门口便流来了一群群穿军装、骑大马、抗长枪的人。两排兵丁持枪肃立,他们看着这股股人流昂首阔步地流进城去了。
锦阳、苍县,霞县三县联防,是自民国建立以来首次创立的,目的便是为了对付**。自从严铁英的游击队来到铁笼山,特别是伏击了敌人的骑兵部队后,北河行营便惊恐万状,惊呼这是**红军的主力来到了。
因此,北河行营一面飞报南京政府,一面作好围剿的准备。他们当然清楚,共党红军主力有一部分已到了陕西,一部分还在长途奔波中,这里只不过是一股小小的流窜残余武装。
但是,这毕竟是大祸患。近十年的教训告诉他们,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特别是目前日本侵扰,全国沸怨,**是能够一呼百应的。
所以他们立即命令驻在皖浙赣边的中央军第二十一师,火速派出人马进剿,务必彻底消灭此股流窜之共匪。但是,进剿了一个多月,连游击队的影子都没找到,自已倒折了不少人马。
因此,北河行营就调集锦阳、苍县,霞县三县民团,协助中央军共同围剿铁笼山游击队。原因是,民团熟悉地理环境,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北河行营委任锦阳名绅包一天为三县联防总指挥,纠结起一千五六百人的团兵企图围剿铁笼山。
不料,此时的皖浙赣边又不太平了,有一股红军主力竟然打下了浙江的开化县城。所以正在围剿游击队的中央军又奉令东去,结果让铁笼山游击队钻了空子,突袭了正在行军途中的王元旅。旅长王元当场毙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