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北上冀州灭黄巾-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徐荣乃是幽州辽东人,领着一部幽燕战卒得卢植征调来到冀州。其身高臂长,为人低调沉稳,而且颇有谋略,卢植对其还很是欣赏。自从卢植被羁押回洛阳后,徐荣在军营内就甚少发言,但是做事依旧勤恳负责。也正因为这等性情,董卓赴任后,徐荣从不推诿命令,也是少数几个还算是董卓能信任调遣的原卢植部将之一。

    听罢徐荣的话,董卓微微点头,麴义也沉默思索。旁边的李傕似乎为自己之前的言语找到了辩解之词,冲着麴义轻蔑的笑了声后,说道:“正是此意。子桐(徐荣字)之言就是我想,董中郎行军多年,你能懂个屁!”

    董卓大手一挥,沉声说道:“分兵两万,攻打曲阳。”

    这一年的夏日,大汉帝国噩耗连连。

    太平道的叛乱还未彻底平定,贼首张角依旧与朝廷官军对峙于冀州。而交州之地又传出叛乱,原交州刺史与合浦太守举兵叛乱,自称柱天将军。

    张修以五斗米教起势,在汉中和巴郡一代发动叛乱。

    洛阳城皇宫内,天子气急败坏的将奏章甩到地上,指着在场的诸卿说道:“汝等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交州那等地方也叛乱了,而且还是劫持了朝廷委任之臣举兵谋反。何故?那五斗米教又是什么?哪里来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教派?”

    刚担任谏议大夫刘陶朗声答道:“天下动乱,皆贪腐之官吏以国器而充私库之因。古之圣王皆以贤者安地方,则国兴民顺。当前看似乱局,其实不然。太平道只余冀州一地之声势,剿灭其贼首则关东之地可平。交州之地不过荒蛮,举一贤才而往足以覆灭叛乱。至于那五斗米教,声势不过两郡之地,让汉中太守提兵而伐,不日即可胜也。唯独重者,乃乱后之治尔。臣自知言多易厌,但不敢不言,请陛下亲贤臣而远小人,方可治世,而不复叛也。”

    一番话掷地有声,说罢后天子盯着刘陶看了许久。

    朝堂上落针可闻,只有刘陶伏地跪拜。

    天子叹息一声,看了看满座公卿,说道:“陶君之言甚是,朕当听从,就依卿之言。”

    次日天子下旨,拜贾琮为交州刺史,立即启程前往交州安抚州民,平定叛乱。使汉中太守苏固征调郡国兵卒,全力剿杀五斗米教。

    动荡的日子似乎格外难熬,贾琮还在去往交州的路途,汉中苏固也迅速集结兵力大力剿杀五斗米的教众。而董卓围曲阳两月有余,却毫无进展。朝堂上的天子再无耐心,加上一众宦官煽风点火,董卓最终因为作战不利,步了卢植的后尘,被羁押回洛阳。

    一时间冀州战局再陷困境。

    东郡濮阳,天子下旨,命皇甫嵩率军北上冀州,剿灭太平道贼首,平定黄巾叛乱。

    传旨之人乃同是西凉的傅燮,字南荣。早年皇甫嵩任北地太守之时,两人便相识。此次天子下旨后,傅燮主动接下传旨之事,并且要求随军督战。

    皇甫嵩收好圣旨,说道:“南荣此来,就做个护军司马吧。”

    傅燮面容沉重的说道:“义真(皇甫嵩字)可已有破敌之策?”

    皇甫嵩轻笑道:“南荣有何教我?”

    傅燮摆了摆手,说道:“军阵之事,你比我清楚。只是天子心焦,希望早日听到叛贼覆灭的消息。这次也是朝廷内诸公卿力争,才让我来宣旨督军,就是怕那些阉宦来了,再在你身上重演子干被羁押洛阳之事。”

    皇甫嵩也心知肚明,拱手称谢。傅燮继续说道:“义真早些拟定攻击之策吧,朝中对于冀州战局格外关注。我虽能保证义真这边在军阵之战中不受掣肘,但最好还是能迅速取得一场胜仗,也好让朝廷心安。”

    皇甫嵩摇了摇头,捋须说道:“我之所想,与前番子干之谋大同小异。那张角再黄巾贼内威望极高,冀州剩余几城皆是其经营多年,人心皆向太平道,难以速破。当前形势只能以大军围困广宗,而后围城打援,只待耗尽城内粮草士气,才可破城。”

    傅燮听罢,叹声说道:“我亦知此乃正策,只是……罢了,先去冀州再议吧。对了,洛阳内我去探望了子干,他手书与我,现在交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