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抄死你-第2/3页

加入书签
    只是很遗憾,他从这些文章里收集到的信息都很碎片化,不成体系,对他了解历史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陈锋随手点开一篇访谈,这是钟蕾成名后第一次接受采访,发生在她二十六岁那年,也就是现实世界里的2024年。

    当时陈锋翻来覆去的琢磨了这篇访谈不下十遍。

    毕竟这是距离他生活的时代最近的文字记载。

    陈锋再一次从头到尾看下去。

    三分钟后,他愣住了。

    他再揉揉自己的眼睛,以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不对啊,以前记者给她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不是这样回答的啊!我记错了吗?不可能吧!”

    陈锋直抓头发。

    访谈报道里这样写着。

    记者问:“现在您已经功成名就了,那么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那些有志于踏上音乐道路,但依然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业新人说的?”

    这是个很稀松平常的问题,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会在不同的场合,被人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问出类似的问题。

    标准的答案通常是这些成功人士对晚辈进行些虚情假意的勉励,谈谈理想的重量,谈谈坚持的意义。

    但陈锋清晰的记得,他上次看到这篇访谈时,钟蕾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十分简单粗暴。

    “没有。”

    这回答极具她的个人风格,冷漠到不近人情,瞬间冷场,逼得记者赶紧转移话题,说她果然和传闻中一样直来直往。

    ……

    但这次的访谈稿件是这样写的。

    钟蕾答道:“音乐比任何行业都更需要天赋。在选择这条路之前,最好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记者:“努力也不能弥补天赋上的差距吗?”

    钟蕾:“是的,五年前我曾经有个邻居。我只听他弹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吉他,就明确的告诉他没有乐感,这条路对他来说是死路一条。”

    记者:“他有没有听你的?他后来怎么样了?”

    钟蕾:“应该是听了吧,因为我后来再也没受到噪音的干扰。至于他后来怎么样,我不知道,不熟。”

    记者:“你果然和传闻中一样直来直往呢。我们来谈谈你的新歌吧。”

    ……

    后面的访谈内容与过去又是一模一样了。

    陈锋表情连续变幻。

    他心想,坑爹呢!

    钟蕾嘴里这个制造噪音的邻居,指的不就是自己吗?

    意思是说,我练了一个月吉他,还被她惦记上了?

    虽然依旧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好歹多了个符号,“钟蕾那个没有音乐天赋的邻居”。

    陈锋又继续翻阅别的资料,在数个不同版本的钟蕾的人物传记里,都看到了她以自己举例的“唯天赋论”。

    结合多方面讯息,说明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

    千年前小小的变动,最终通过钟蕾这个媒介,影响延续到了千年之后。

    历史,的确被改变了那么一丢丢。

    当然大的进程与方向都没有变化,只不过是和钟蕾相关的史料里多了些无关痛痒的文字而已。

    陈锋虽然改变了历史,但影响还不够强烈,被厚重的历史洪流轻而易举的中和消弭掉了影响。

    关掉全息屏幕,陈锋枯坐在沙发上冥思苦想。

    他再次懵逼了。

    真不能怪他。

    他不是天才,就是个凡人,信息量太大,脑子宕机的频率有点高。

    透过与钟蕾相关的史料变化,又让他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现实世界与自己的梦境世界,跨越了千年的时光,真正的链接起来了。

    那这到底是要干嘛呀!

    我这梦到底是梦,还是真的现实?

    如果是梦,那为什么史料也会变化?

    为什么我的触感会这么真实?

    这些让人身临其境,情节感人,跌宕起伏的电影大片,这些一首赛过一首经典的歌曲,还有这些质感十足的沉浸式游戏又是什么?

    我的脑补能力不可能这么强。

    可如果是现实,那为什么我死了之后会醒转在自己的床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