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就是财政难题,从崇祯元年开始,国家已经打了十七年的仗,北方被打成一片废墟。南方各省虽然还好,但是打仗的钱财粮食可都是从南方各省运去的。虽然现在北方各省落入流寇手中不用管了,可是长江沿线还有七八十万军队等着吃饭领军饷,这些钱还是要从南方各省老百姓身上收刮。
国家需要钱,可是明朝士大夫是不用交税的,南直隶这里文风鼎盛,大量土地被世家大族占据,如何搞到更多的银子就成了摆在马士英等内阁阁臣面前的第二道难题。按规矩收税得罪原本就不多的自耕农,按照土地收税又得罪南直隶的文人,不收税北方的江北四镇还不干。所以马士英需要时间慢慢的化解朝中的种种矛盾,为了争取时间必定要在李自成和满清二只势力中挑选一个结盟,李自成上面说了根本不可能结盟,那剩下的只有满清了。
同时满清还有一个大弱点,那就是人口问题,现在的满清全族满打满算不到一百万人,北宋时期的金朝可比现在的满清强大的多,不也只是占了北方止步长江吗?所以朝中诸位大臣算计的很详细,满清只有二十万军队,让他们和李自成百万流寇拼杀,最后等到南明恢复实力在利用人口和财力的优势一举荡平他们。
第三点就是在当时来看,吴三桂与满清击败李自成,对弘光君臣来说是一件好事。李自成自从在崇祯十六年击败孙传庭之后,实力与威望大增,一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攻破北京,他都是明朝最为重大的威胁。
以江南这帮士大夫来看,再加上历史上新王朝诞生后,必定派出精兵强将一统江山。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李自成在平定北方之后,自然不会放过南明。
尤其是李自成在荆襄一带部署了七万大军,不仅让左良玉头痛不已,更让南京的明朝官员们深深的感受到来自长江上游的威胁。现在流贼大败,李自成自顾不暇,着实让弘光君臣松了一口气。 很多明朝官员都认为,李自成与满清会在北方陷入长期对峙胶着的状态,最终两败俱伤。
所以弘光君臣非常乐于坐山观虎斗,希望能在日后收取渔人之利。从历史上来看这样做也是对的,不管东晋和南宋,都是北方大乱而无暇南顾,从而给逃到南方的人以喘息之机。
&nb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sp;
而马士英和东林党都不是傻子,这三个问题摆出来根本不用选,只能联合满清对付李自成。
马铖在后世只是一个快递员,对历史也只是人云亦云,从来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来考虑问题。现在听马士英将问题一说,马铖马上目瞪口呆,问题摆在这了,你说怎么办?
当然,马士英说的这些是建立在李自成能抵御住满清的前提下,可是马铖知道李自成不要说一年,就是半年都抵挡不住。李自成从山海关战败后,一路打一路逃,天险潼关也没坚持了几天,最后只能退到湖广一带。
张献忠更惨,在豪格的打击下步步退却,最后张献忠更死在箭下,他四个干儿子只能退到贫瘠的云贵一带。
马铖知道历史,但是马士英不知道啊,马士英还打着用流寇牵制满清的主意,根本想不到在中原闹了十多年的流寇竟然在一年内被满清打得丢盔卸甲。
马铖知道这次和谈肯定要失败的,满清大军在有半年就要南下了,可是他能怎么办?和马士英直接说自己是后世穿越来的?先不说马士英信不信,就是得知自己儿子变成另一个人,马士英能放过占了自己儿子身体的马铖?这个世界可没有人权法保护马铖的人权。
马士英看到马铖目瞪口呆叹了口气,刚才他和马铖透漏的只是表面,还有深层次的问题马士英并没有说。这次联虏平寇虽然是马士英提出来的,可是获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同意,这还是马士英当首辅第一次提议被通过,马士英也想借着这件事和东林党缓和一下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国家需要钱,可是明朝士大夫是不用交税的,南直隶这里文风鼎盛,大量土地被世家大族占据,如何搞到更多的银子就成了摆在马士英等内阁阁臣面前的第二道难题。按规矩收税得罪原本就不多的自耕农,按照土地收税又得罪南直隶的文人,不收税北方的江北四镇还不干。所以马士英需要时间慢慢的化解朝中的种种矛盾,为了争取时间必定要在李自成和满清二只势力中挑选一个结盟,李自成上面说了根本不可能结盟,那剩下的只有满清了。
同时满清还有一个大弱点,那就是人口问题,现在的满清全族满打满算不到一百万人,北宋时期的金朝可比现在的满清强大的多,不也只是占了北方止步长江吗?所以朝中诸位大臣算计的很详细,满清只有二十万军队,让他们和李自成百万流寇拼杀,最后等到南明恢复实力在利用人口和财力的优势一举荡平他们。
第三点就是在当时来看,吴三桂与满清击败李自成,对弘光君臣来说是一件好事。李自成自从在崇祯十六年击败孙传庭之后,实力与威望大增,一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攻破北京,他都是明朝最为重大的威胁。
以江南这帮士大夫来看,再加上历史上新王朝诞生后,必定派出精兵强将一统江山。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李自成在平定北方之后,自然不会放过南明。
尤其是李自成在荆襄一带部署了七万大军,不仅让左良玉头痛不已,更让南京的明朝官员们深深的感受到来自长江上游的威胁。现在流贼大败,李自成自顾不暇,着实让弘光君臣松了一口气。 很多明朝官员都认为,李自成与满清会在北方陷入长期对峙胶着的状态,最终两败俱伤。
所以弘光君臣非常乐于坐山观虎斗,希望能在日后收取渔人之利。从历史上来看这样做也是对的,不管东晋和南宋,都是北方大乱而无暇南顾,从而给逃到南方的人以喘息之机。
&nb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sp;
而马士英和东林党都不是傻子,这三个问题摆出来根本不用选,只能联合满清对付李自成。
马铖在后世只是一个快递员,对历史也只是人云亦云,从来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来考虑问题。现在听马士英将问题一说,马铖马上目瞪口呆,问题摆在这了,你说怎么办?
当然,马士英说的这些是建立在李自成能抵御住满清的前提下,可是马铖知道李自成不要说一年,就是半年都抵挡不住。李自成从山海关战败后,一路打一路逃,天险潼关也没坚持了几天,最后只能退到湖广一带。
张献忠更惨,在豪格的打击下步步退却,最后张献忠更死在箭下,他四个干儿子只能退到贫瘠的云贵一带。
马铖知道历史,但是马士英不知道啊,马士英还打着用流寇牵制满清的主意,根本想不到在中原闹了十多年的流寇竟然在一年内被满清打得丢盔卸甲。
马铖知道这次和谈肯定要失败的,满清大军在有半年就要南下了,可是他能怎么办?和马士英直接说自己是后世穿越来的?先不说马士英信不信,就是得知自己儿子变成另一个人,马士英能放过占了自己儿子身体的马铖?这个世界可没有人权法保护马铖的人权。
马士英看到马铖目瞪口呆叹了口气,刚才他和马铖透漏的只是表面,还有深层次的问题马士英并没有说。这次联虏平寇虽然是马士英提出来的,可是获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同意,这还是马士英当首辅第一次提议被通过,马士英也想借着这件事和东林党缓和一下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