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超擢(求订阅!)-第2/3页

加入书签
  蔡仍只要再升六级,就能达到武官的最高一级——太尉。

  而且,别忘了,这只是正常升官,不是赵佶想给、并且已经说出口的重赏——赵佶既然已经发话了,那么,金口玉言,最起码也得在这个基础上再升三级。

  这样一来,蔡仍就会升到武官第四阶——宣正大夫。

  虽说宣正大夫也是正五品,但这个级别的武官,在整个大宋,都不会超过二十个。

  说得再形象一点,陕西六路的那些帅臣,也最多不过这个级别。

  再考虑到蔡仍才二十岁的年纪,赵佶都不禁有些迟疑了,不知道该不该揠苗助长?

  这时,兵部尚书方琼出列,道:“我大宋如今能战之将,尤其是统兵大将,无不年过五六旬,有甚者,已年过六旬、七十,待这些能战之将老去,何人来率领大宋百万大军守卫咱们大宋,何人来率领咱们大宋百万大军为咱们大宋开疆拓土,所以,陛下,是时候培养年轻的统兵大将了,而蔡观察,已经充分证明过了他自己的才干,臣觉得可以重赏。”

  北宋王朝的兵部其实没有多少实权,主要是起草一些各地兵营文书、粮草往来、中下等兵种嘉奖、训练新军等,曾短暂出任兵部尚书的苏轼就曾言此职无权:“武选隶于天官,兵政总于枢辅,故司马之职,独省于文书。”

  也就是说,北宋王朝的实际兵权归于枢密院。

  因此,方琼主政兵部,虽有报国之志,奈何处处受制于宋朝的制度和机构设置。

  可尽管如此,方琼还是多次提出强化军队训练、各兵团应建立快而猛的骑兵营、远而准的弓箭营、增强边境防备、重用青年军官等一系列强军方案。

  而且,方琼是少有的想改善中央禁军武力的人——他曾上万言书提议重整中央禁军、加强中央禁军训练用以恢复中央禁军的战力,只可惜,这一提议被高俅等人阻止了。

  综上种种,方琼认为,尽管蔡仍年轻,但蔡仍是中央禁军的希望,也是大宋的希望。

  而且,方琼曾与蔡仍有过接触,深知蔡仍之才华,不能用年龄去限制。

  所以,方琼才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挺重赏蔡仍。

  王黼其实不想让赵佶如此重赏蔡仍,因为,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功高震主了之后,要么就是赵佶杀蔡仍,要么就是蔡仍反赵佶,绝无第三种结果。

  因此,如果赵佶真喜欢蔡仍,就更不应该这么升蔡仍的官了,甚至,在必要之时,还应该打压一下蔡仍,这才是真正的帝王用才之道。

  可王黼刚想站出来,在赵佶身后的梁师成就轻轻摇了摇头。

  是的。

  梁师成不想王黼出来挡蔡仍的道。

  如今挡蔡仍的道就是挡梁秉聪的道——捷报送到东京汴梁城的同时,蔡仍就给梁师成送来了一封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此战秉聪我世兄立功甚伟。”

  换而言之,蔡仍这是告诉梁师成:这次升赏,有梁秉聪的一份,而且是很大的一份。

  在这种情况下,梁师成怎能不为蔡仍谋功?

  其实,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梁秉聪虽然缺战功,但以梁师成的本事,梁秉聪去哪都能“立下战功”。

  最重要的是,对赵佶极为了解的梁师成知道,蔡仍在这个当口,立下如此大功,已经不是任何人能挡得了道的了,赵佶此次必定会重赏蔡仍。

  所以,梁师成不仅阻止王黼站出来,他还上前一步,小声提醒赵佶道:“官家,您与蔡观察曾有过冠军侯之约。”

  经梁师成这么一提醒,赵佶突然想起那天蔡仍说:“史上的能臣名将如过江之鲤,但臣只崇拜冠军侯一人,臣之心愿便是效仿冠军侯封狼居胥,使我大宋的疆土超越汉唐。人生不在于长短,只在于精彩与否,如果蔡仍能封狼居胥,能使我大宋的疆土超越汉唐,蔡仍愿意只活到二十四岁。”

  想起那时蔡仍真挚宛如赤子的脸庞,赵佶瞬间就变得坚定了:“蔡仍敢当冠军侯,朕难道不敢当汉武帝吗?”

  念及至此,赵佶道:“拟旨。”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不意朕访边务,叛匪方腊乱我东南,尔援以大捷,壮我大宋之威。兹特授尔为宣正大夫金吾军承宣使江、淮、荆、浙等路招讨使,锡之敕命于戏,威振东南。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大宋,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另加丕绩,钦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