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双龙脉-第2/3页

加入书签
    远远的看到镇口的围着一群人,不知道在围观什么。

    周围过往的镇民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见怪不怪。

    “难道我不在的这几天,镇上又有了什么新鲜事?”

    快步走上前,到了近前才发现,被围在中间的似乎是一个说书先生。

    花白的胡子头发,一身褪色泛白的灰色长袍,手里持着长幡。

    上面写着:胡说两句,换个身暖肚饱;随口三言,不惹恩怨是非。

    老先生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望着周围众人期待的眼神,开口说道:“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龙脉的事。

    众所周知,龙脉是一国气运所在,龙脉强则国盛,龙脉弱则国衰。龙脉是朝廷稳固江山的神机所在。”

    --0---0---小--说---00xs.co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自李氏定鼎大唐江山以来,从太宗皇帝的贞观盛世到当今圣上的开元之治,国家越来越强盛,李唐龙脉自然也是越来越强大,所以才有如今威服宇内,四海来朝的气象。”

    “但有一件事,却少为人知!”

    说到这里,老先生住了口,端起茶水又喝了一口,然后望着众人笑而不语。

    李衍此时也被吸引,却不知道这老先生停下是什么意思。

    看到周围人纷纷掏出铜钱丢向老先生面前的盒子才反应过来。

    “感情是要钱啊!这还没说几句呢……”

    见状,李衍也不好干看着,丢了几个铜钱过去。

    青色的铜钱有鹌鹑蛋大小,叮叮当当一片乱响,老先生面前碗口大的盒子已经被填满了底部,大约有百多枚。

    看到收获,老先生继续道:“龙脉就好比是一个大粮仓。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就会有国运汇聚,滋养龙脉。若是江山有天灾,龙脉就会反过来转为国运,消灾减祸,维持国泰民安。如同开仓放粮一样。而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

    老先生顿了一下,吊足了胃口,才接着道:“我们大唐如今有两个大粮仓。”

    “双龙脉?”

    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引起围观人群一阵惊呼。

    龙脉是国家至高权利的显化,天无二日,若是有两条龙脉国家岂不是马上就会陷入大乱?

    “不错,正是双龙脉。”

    老先生一手抚须,点头笑道。

    “数十年前,大唐险遭武氏毒手,江山岌岌可危,龙脉遭受磨难。好在先有贞观盛世,李唐龙脉空前强大,武氏不能灭杀,最后只能封印镇压。

    那武氏虽是女子却也是雄才大略之辈,清明吏治、整顿民生,最后竟凭借她与太宗、高宗的气运牵连,在大唐龙脉仍存在的情况下又生生铸就出一条武周龙脉,与大唐龙脉并立。”

    “此后,李唐龙脉被封印,国运都流向武周龙脉。”

    “如今江山拨乱反正、乾坤整肃,又有开元盛世的积累,李唐龙脉不但重新恢复鼎盛,而且更上一层楼……但是,那武周龙脉却也依旧存在。”

    围观人群都是镇子上普通的镇民,平时哪里接触过这样的隐秘,一个个听的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看到老先生停下,不由连连催促,有些不差钱的又连忙扔了些铜钱到盒子里。

    “那武周龙脉怎么办,不能毁了吗?”

    人群里有人问道。

    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清楚,朝廷怎么可能允许同时存在两条龙脉。

    “呵呵,为什么会讲大唐有两个大粮仓呢?就在于此。

    以往朝代更迭、龙脉交替,都是乾坤翻覆、改天换日所致,人心、国运、龙脉都是从头凝聚。

    但是这武周却不同。

    她本就贵为皇后、太后,又是中宗、睿宗二位圣上之母,与大唐气运牵连极深,说是大唐龙脉的主人也不为过。

    武周龙脉乃是她窃取李唐国运凝练,自然也与李唐江山息息相关,与李唐龙脉相依相附。

    两条龙脉都是大唐子民民心所聚、国运所化,无论毁了那一条,都会引起江山动荡、黎民受苦,都会牵连到在座各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