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新昌府城-第2/3页

加入书签
    “眼下矿区一年能提供二百万石的矿石,”盐铁衙门下属矿冶司驻太平的员外郎向郑克臧禀告着,随着中央政府官制的微调,诸部、诸衙门、大审院、监察院的下属二级部门的名称也被统一为司,司郎中的品阶也划一为正四品,作为司副官的员外郎也统一化为正五品。“在这个基础上,官属冶坊每年能冶炼粗铁二百五十万斤,锻打过的精铁一百四十万斤,另外私冶坊每年也能出粗铁三十万斤,精铁约十万斤。”

    二百万石的铁矿石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换成异时空的单位不过十二万吨,由此出产的粗铁、精铁更是不能满足郑克臧的需求:“卿等倒是说说,制约产量的问题是什么?”

    一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还是兵部军械司铁作处驻太平的副主事回应道:“回禀圣上,臣窃以为归根到底还是各处矿场的人手不足。”

    江南、江淮本是人口过剩的地区,本不该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但是由于要填补湖广、云贵、川益等地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匮乏、土地抛荒的问题,从明郑时代开始,郑克臧就大量迁移江浙、江淮、江赣、闽粤的富裕人口充实西南、中南,再加上郑克臧还要广泛开发金兰、西渤泥、西归浦、虾夷地等都护府需要人口,在江浙开发外贸手工业也需要人口,兴建新昌城同样需要人口,因此一时间出现找不到矿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卿等可是看上了新昌那边的辎工军了?”郑克臧一听就明白对方葫芦卖的是什么药。“新昌府城虽然建成了,但该部辎工军却另有大用。”照道理说郑克臧不必向面前这些低品小官解释什么,但朝廷的决议很快就会通过邸报大白天下,所以他用不着蓄意隐瞒。“朝廷已经决议将新昌的辎工军调去东面修海塘。”

    修海塘?一众小吏不禁面面相觑,须知道根据中央政府跟地方分肥的协议,一般而言,在江淮修海塘就应该由江淮都督府出面主持,经费也是走的江淮的账目,然而这次怎么会由中央调动辎工军去干呢?若是江南、浙西、浙东甚至福建、东宁都有样学样请求朝廷出面,那这个亏空可就大得没边了。

    是的,没错,从明郑到华夏,财政问题始终是上下的一大心病。别的不说,光夏军陆师目前的七十五个师一年的军费就二千五百万贯,水师方面稍微少一点,但要保持三洋水师二百多艘舰船和四个龙骧军师以及长江内河水师、珠江内河舰队和各镇守府的伏波军,少说也要一千五百万贯,这就四千万贯去掉了,而明季清初的总财政收入才多少?

    当然明清两代主要靠的是田赋,而华夏朝的田赋则是按国库二、省库二、府库三、县库三的比例主要是用来支付地方支出的,但是华夏的官府下乡政策使得府县用于支付官员薪俸的开销过大,就算国内的商税也一样按同等比例分配,可府县两级还是没有余力实施应该府县承担的地方建设,甚至有时候还要需要国库和省库转移支付来弥补亏空,以至于省一级也没有太大的预算来实施道路、水利等工程。可以说华夏的财政健全是完全建立在海贸关税上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日本中断贸易渠道之后,郑克臧不得不派兵叩关的原因之一。

    “投入辎工军也不符合朝廷把矿山分包的宗旨。”郑克臧用不着考虑这些低品官员在想什么,继续说道。“至于人手不足的问题嘛,大可以考虑从南洋、西洋引入奴工。”

    清理土著,引入汉家子民,这才是一劳永逸控制住南洋、西洋诸岛的办法,当然奴隶贸易从来就是血腥的,但若不用外族奴隶,残酷的剥削就会落到华夏百姓的头上,这就跟郑克臧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说话间,宫船已经缓缓的靠上了太平府的客运码头,此时先期登岸的侍卫通报道:“太平知府黄业继率太平府官民跪迎吾皇驾临。”

    “太平冶业繁忙,朕就不扰民了。”郑克臧摆了摆手。“让黄卿上船,其余臣工劝归则可,至于食水补给,卿等照前例就是∠∠∠∠∠”

    “就是这里?”夜深人静,在谁都想不到的情况下,郑克臧离开了靠在码头上的宫船,只是在少数侍卫的保护下来到太平城外的一处集镇。“去敲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