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四省的统兵大帅洪承畴亲自带领众将出城三十里迎接王强。当初王强因损失了军粮,被崇祯打入死牢,是洪承畴在崇祯面前说情,救了王强的性命,而王强管理军需以后,也对洪承畴特别的关照,粮饷及时充足的供应,从不克扣延迟,洪承畴也很知情,所以两人平素虽没什么交往,但关系却非比寻常的亲厚。两人见面,高兴的持手问候,洪承畴将众将一一给王强做了介绍,然后王强换了坐骑,两人并骑进入锦州城。
在锦州城门口,已经事先搭起了高高的彩棚,街道两边挤挤挨挨的都是前来欢迎总监军的老百姓,王强一行人刚一进城,里面立即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几支秧歌队随着鼓乐扭动,老百姓也兴高采烈的欢呼着,马上的王强对洪承畴说道:“大帅,在下只是个小小的监军,未有尺寸之功,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在下可不敢当啊。”
洪承畴微微一笑说道:“王大人过谦了,这些老百姓可是自发的来欢迎大人,连这些彩棚和锣鼓也是乡绅商户们出资筹办的。大伙不是来欢迎监军的,而是来欢迎抗清的大英雄的。这里的百姓受清军蹂躏多年,你通州一战,大败清军,可是给大伙出了口气,不瞒你说,自打你到此地赴任的消息传开以后,这锦州城里就没断了鞭炮声,大伙盼你可是望穿秋水呀。呵呵。”
王强不好再说什么,心中感叹:“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的退了清兵,竟受到边城百姓如此的爱戴!”
一行人到了帅府,众人重新见礼落座,王强传达了崇祯的旨意,洪承畴也代表众将表了一番忠心,这都是例行公事的场面话,仪式完了,洪承畴请王强到帅府的小书房单独密谈。
洪承畴笑着说道:“王大人年轻有为,才干超群,又是抗清的名将,皇上英明,这次派大人到东北来统筹抗清大计,真是边关百姓之幸,也是我东北驻军之福呀。你来了,本帅的担子可就要减一减啦。”
王强知道这是洪承畴用恭维话来探自己的底,于是用随意的口吻说道:“大帅过奖了,我的根底您是知道的,不过是皇宫里的一个小太监,既不会武功,又不通兵法,只是侥幸得了皇上恩宠才混出一些名堂,那次退了清兵也是靠着城坚炮利,将士用命,才白白让我捡了些虚名,我又哪里是什么英雄了。大帅您身经百战,声震朝野,天下一多半儿的兵
马都亲自指挥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过,要说声名威望,我等只能望您老项背呀。所以我此来是要向大人学习讨教的,能助大人一臂之力更好,最起码的是不能给大帅您添乱。”
洪承畴见王强谦逊,心中暗自赞许:“恩,这小子果然是与众不同,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身份斤两认识的清楚,这就好合作了。”他笑这说道:“诶,王大人你是过谦了,老夫虽年长你一些,经的事情多些,可你王大人年纪尚轻,就做出那么多的功绩,又是如此的谦虚自俭,真是后生可谓,前途无量呀,哈哈哈。”
几句客气话说过,两人开始聊正题了,王强问道:“大帅,目前这里敌我的态势如何?您前一阶段整军的效果怎样呀?”
洪承畴捋着胡须说道:“目前清军在辽西一带驻扎了十万兵马,尚没有大规模进袭的迹象。我军在东北共有驻军二十五万人马,光是在锦州、锦西就集中了十五万人马,从兵力上看,我们占优,所以并不怕清军大举进犯。以前朝廷在东北驻军人数虽多,但部署过于分散,象撒胡椒面似的,难以集中兵力机动歼敌,所以屡屡被清军打败,本帅此次整军,就是把部队收拢起来,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战略要点上,使其能相互策应和支援,这样清军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过这样一来,`一些边远的镇县我们就顾及不到,清军的小股部队经常去骚扰抢掠,还趁我们调兵换防的时候占了我们几座县城,这些地方本就是我们要放弃的,对全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我初到东北,就丧权失地,朝野有不少的议论,恐怕皇上那里也会有些不满,这压力也是不小啊,可为今之际,我们兵力调整还没有结束,部队的训练也还需要时日,还不足以同清军决战,所以避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这里边的苦衷也希望大人能够明鉴,替我在皇上面前多多担待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在锦州城门口,已经事先搭起了高高的彩棚,街道两边挤挤挨挨的都是前来欢迎总监军的老百姓,王强一行人刚一进城,里面立即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几支秧歌队随着鼓乐扭动,老百姓也兴高采烈的欢呼着,马上的王强对洪承畴说道:“大帅,在下只是个小小的监军,未有尺寸之功,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在下可不敢当啊。”
洪承畴微微一笑说道:“王大人过谦了,这些老百姓可是自发的来欢迎大人,连这些彩棚和锣鼓也是乡绅商户们出资筹办的。大伙不是来欢迎监军的,而是来欢迎抗清的大英雄的。这里的百姓受清军蹂躏多年,你通州一战,大败清军,可是给大伙出了口气,不瞒你说,自打你到此地赴任的消息传开以后,这锦州城里就没断了鞭炮声,大伙盼你可是望穿秋水呀。呵呵。”
王强不好再说什么,心中感叹:“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的退了清兵,竟受到边城百姓如此的爱戴!”
一行人到了帅府,众人重新见礼落座,王强传达了崇祯的旨意,洪承畴也代表众将表了一番忠心,这都是例行公事的场面话,仪式完了,洪承畴请王强到帅府的小书房单独密谈。
洪承畴笑着说道:“王大人年轻有为,才干超群,又是抗清的名将,皇上英明,这次派大人到东北来统筹抗清大计,真是边关百姓之幸,也是我东北驻军之福呀。你来了,本帅的担子可就要减一减啦。”
王强知道这是洪承畴用恭维话来探自己的底,于是用随意的口吻说道:“大帅过奖了,我的根底您是知道的,不过是皇宫里的一个小太监,既不会武功,又不通兵法,只是侥幸得了皇上恩宠才混出一些名堂,那次退了清兵也是靠着城坚炮利,将士用命,才白白让我捡了些虚名,我又哪里是什么英雄了。大帅您身经百战,声震朝野,天下一多半儿的兵
马都亲自指挥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过,要说声名威望,我等只能望您老项背呀。所以我此来是要向大人学习讨教的,能助大人一臂之力更好,最起码的是不能给大帅您添乱。”
洪承畴见王强谦逊,心中暗自赞许:“恩,这小子果然是与众不同,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身份斤两认识的清楚,这就好合作了。”他笑这说道:“诶,王大人你是过谦了,老夫虽年长你一些,经的事情多些,可你王大人年纪尚轻,就做出那么多的功绩,又是如此的谦虚自俭,真是后生可谓,前途无量呀,哈哈哈。”
几句客气话说过,两人开始聊正题了,王强问道:“大帅,目前这里敌我的态势如何?您前一阶段整军的效果怎样呀?”
洪承畴捋着胡须说道:“目前清军在辽西一带驻扎了十万兵马,尚没有大规模进袭的迹象。我军在东北共有驻军二十五万人马,光是在锦州、锦西就集中了十五万人马,从兵力上看,我们占优,所以并不怕清军大举进犯。以前朝廷在东北驻军人数虽多,但部署过于分散,象撒胡椒面似的,难以集中兵力机动歼敌,所以屡屡被清军打败,本帅此次整军,就是把部队收拢起来,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战略要点上,使其能相互策应和支援,这样清军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过这样一来,`一些边远的镇县我们就顾及不到,清军的小股部队经常去骚扰抢掠,还趁我们调兵换防的时候占了我们几座县城,这些地方本就是我们要放弃的,对全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我初到东北,就丧权失地,朝野有不少的议论,恐怕皇上那里也会有些不满,这压力也是不小啊,可为今之际,我们兵力调整还没有结束,部队的训练也还需要时日,还不足以同清军决战,所以避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这里边的苦衷也希望大人能够明鉴,替我在皇上面前多多担待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