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广招门徒-第2/5页

加入书签
  他不求吴杰等大哥大那样在欧洲称王称霸,他们知道自己没那个天赋。

  但是像柳海光、赵达裕那样在欧洲出人头地,哪怕是像陈金刚、沈祥福那样在德乙踢球,那就未必不能做到了。

  况且就算在德乙踢球,一年也能赚上他们不敢想象的薪水了。

  卫兴华这个一直被任志辉压得喘不上气的19岁边锋,心里也是如此想法。

  任志辉去荷兰前,根本就没人注意到他这个不逊色当年古广明的天才,现在终于轮到他展现自己的才华了。

  谭海山看着自己的搭档朱波,这个刚刚被崔永华取代的八一后卫,很快也将被他取代,他要证明自己不比崔永华和贾秀全差,他也能去意大利踢球。

  李华筠上场前低头亲了一下自己球衣上的五星红旗,他不知道自己一直很努力,但为什么屡屡被国家队拒之门外。

  古广明的状态确实很好,但他自信比沈祥福更出色,可是每次入选国家队的名单里都没有他。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现在的年轻天才又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如果再不能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他恐怕永远没有穿上这身球衣的机会了。

  还有马林、吴群立、王东宁、吕洪祥、池明华、傅玉斌……这些国家队的老人,心里也有去欧洲踢球的想法,今天也确实有大量欧洲球探来中国淘金。

  他们是不敢不来啊,这几年中国都出了多少天才了?

  谁敢说这次亚洲杯,不会又蹦出一个吴杰二世?

  他们都知道吴杰当年正是通过亚洲杯一战成名,所以这项赛事也得到了欧洲球队的关注,这叫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些球队心里的算盘很简单,就算没有出现吴杰这种怪物,但要能出个陈浩南、林耀东,那也是足以用上一辈子的基石啊!

  这时就连刚刚成为欧洲笑话的曼联,同样派出了首席球探来挖掘中国天才,这叫“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但是结果有些过于惊喜了,怎么这些中国球员好像都是天才呢?

  就像那个李华筠,这个中国边锋从比赛一开始就把整条右路走廊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他那暴力的急停急起和高速变向,无不让欧洲球探看得眼神发亮。

  特别是看到李华筠资料上的21岁年龄后,这样的表现虽然与任志辉相比还差了点,但要说他能不能到欧洲踢球,那还用问吗?

  曼联的球探便直接给出了三星评价,他认为这个李华筠绝不会比古广明差,但两人的年龄可要差五岁呢,这意味着李华筠的潜力要远远强于古广明。

  德国球探则是有不少看中了张安红,他们现在对于中国出产的高中锋非常信任。

  吴杰严格来说也属于高中锋,柳海光和陈金刚在各自球队的表现也都不错,这是他们的信心来源。

  这个张安红身高达到惊人的192cm,体重看似轻了点,但这个与年纪有关,并不算大问题,真正难得的是他的脚下技术并不像传统的高中锋粗糙,移动能力也非常灵活。

  如果加上中国中锋一贯出色的头球,这名球员的潜力绝对比柳海光和那位南朝鲜的车范根要强。

  很快,左路的卫兴华也将这条走廊宣为己有。

  这个一直被任志辉压制的19岁天才,身体天赋达到了三星半级,爆发力和速度都很出色,上半场甚至表演了吴杰拿手的人球分过+外线强行超车,毫无疑问也被不少球队盯上了。

  印度球员却感觉到了一种被人无视的错觉,虽然上半场就被中国队灌了6个球,这怎么都不能说中国队不重视他们。

  但是场上的印度球员却依然有种被人轻视,被人无视的感觉,因为这是他们最讨厌,也最敏感的一种感觉,绝不会弄错了。

  这个倒也确实没错,因为这些中国球员确实没把他们当成对手。

  今天与其说他们是在和印度队踢比赛,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现场的欧洲球探踢比赛。

  这对中国足球来说其实有些无奈,甚至有些悲哀,因为根本留不住人才。

  但这也是历史阶段的必然,中国在走出计划经济后向钱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科研人员如此,运动员也不例外,毕竟大家都要衣食住行,都要成家立室,越有本事的人对于这些的要求也就越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