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一卷 45 天经地义-第2/3页

加入书签
    无视王禹的驳斥,郭添继续说道:“晋国为何能成天下两强?其根基就在于我跟你说的天道,当年,晋太宗大力启用了理官亭的人出任官员,他们制定的《官民煮法》不正是高明的吃人肉的法子吗?”

    然后,郭添为王禹解释了理官亭设立的《官民煮法》。

    &n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bsp;

    理官亭是注重严法的学派,他们将晋国的盐业分为“官煮”与“民煮”,官煮规定每年十月至正月的四个月间严禁民间煮盐,这段时间,只能官府进行煮盐,其余的月份放开让民间煮盐。

    此法的奥妙在于,表面上来看,“官煮”的时间只占据全年的三成时间,但官煮占据了枯草最多、燃料最充足的冬季,且燃料多数也是处于官管的地位,所以,官煮过后,民间依旧很少有人拥有煮盐的条件,故而在晋国“官煮”取得了至尊地位。

    这道法令,使得晋国朝廷每年获得了暴利,在此基础上,理官亭后来又追加了《官收令》,规定无论是官煮的盐还是民煮的盐,必须上交给晋国朝廷,由晋国朝廷统一购入、售卖,通过将盐卖给缺盐的列国,奠定了霸业的根基,后来,理官亭在铁业上也贯彻了类似的思路,使得晋国能供养的起比邻国更多、更强的军力。

    “官员需要薪俸,训练士卒要花钱,供养周师要花更多的钱,这一切出自哪里?是谁的膏腴?是人的膏腴。”

    “无论是人,还是国,只要是雄者,就是要吃膏腴的!我这盐枭的所作所为,就是钻一下空子,用便宜一点、质量好一点的盐,从朝廷手里分一点膏腴罢,还有墨衫堂,他们经营的糖,也是被藩镇与朝廷把持的事业啊!断云山脉东边的齐国,还开设了圆庭教坊、蚕丝税来吞食膏腴,这一个个吃的这么欢!可不就是天道嘛?”

    “还有最近莱军与朝廷的战事,莱军的战利品不正是盐池吗?图谋的东西都一样的利益啊。”

    郭添说着说着,放声大笑了起来。

    王禹怒道:“你们与强权不过是一丘之貉,有什么可自豪的!”

    “我郭添是盐枭,他周士扬被称作糖雀,在沈城皆为一方豪强,摆脱了些许被吃的命运,这就是无上的荣光!足以让老夫笑傲一生!”

    郭添笑得酣畅淋漓,王禹看着这个盐枭身上的情绪线从“压抑”之色渐变为“慷慨”之色,不由得咂舌,他莫名的感觉到了一种灵魂上的震动。

    笑到纵情之处,郭添想要站起来,膝盖动了动,却没半点力量,依旧躺在地上。

    郭添的声音越来越高,他吼道:“我听说……齐国的官服,因品级的高低、职能的上下,要在胸前与背后各缀一块补子,我不太清楚,你这后生清楚的话,能告诉我吗?”

    王禹吞了吞口水,依次告诉了郭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单论文官的话,从九品到一品,分别是鹌鹑、黄鹂、鹧鸪、鹭鸶、白鹇、云雁、孔雀、锦鸡、仙鹤……”

    “武官的话,则是海马、犀牛、彪、熊罴、虎豹、狮子——”

    还没等王禹说完,郭添又放声大笑,笑得声嘶力竭,眼泪都流了出来。

    “你看看!你看看!我们是盐枭、糖雀,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不也一样吗,既然皆为禽兽,从人身上吃点膏腴,又怎样呢?天地间的飞禽走兽,还有你和我,都主要永远在某个存在的舌尖上!大家全都是在老天的舌尖上啊!”

    王禹竟无言以对,本能都觉得郭添说的正是天地之理,内心开始被这番言语所折服。

    “你要复仇的话,天经地义,我们这种禽兽吞食膏腴,也是天经地义!”

    郭添整个人说着说着,五官都扭曲了起来,整个人都有些癫狂了,都开始唱起了歌。

    王禹本已折服的内心突然窜进几个外来的火苗,他发现围观的鬼魂不知何时靠的很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