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殿试的红利

加入书签


  圣龙十年二月十九日,女举子刘辰星贿赂知贡举姚崇正科举舞弊一案,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最终定审。

  女举子刘辰星和知贡举姚崇正未有任何私下交易,女举子刘辰星不存在科举舞弊,保持圣龙十年进士科省试第一名头衔,知贡举姚崇正官复原职任户部侍郎。

  原告王御史涉嫌诬告,并居心叵测将嫌疑引向魏王,视为诬陷皇族,犯案情节严重,立即革职关押大理寺,进一步调查。

  是夜,王御史狱中自缢。

  二月二十日,数百名科举落榜寒门举子依旧在皇城外集结,要求朝廷公平对待,要求还科举公平性。

  与此同时,长安百姓受其影响,纷纷响应。

  是日,女皇颁布诏令,进士科在原有县试、州试、省试的基础上,增加殿试。

  殿试,只考策问,时间一天,应试者自黎明入,日暮交卷。

  试题,由皇帝出,或有知贡举和同考官各出一道,秘密投入一方匣子中,由皇帝从中选出试题。此举,确保试题只有皇帝知道,避免考官徇私舞弊泄题风险。

  殿试结果,由皇帝确定,并于殿前亲自宣布。

  此外,殿试问策,从今年开始实施。

  圣龙十年进士科省试通过的二十八名进士,于圣龙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参加殿试。

  皇榜一出,哗然一片。

  但集结在皇城外落榜的寒门举子和百姓们却是欢呼一片。

  现在能参加省试的举人和明清时期的举人可不一样,就好像天朝刚恢复高考之后的大学生和,两千年后扩招的大学生对比,其含金量和整体素质不是一个等级量。

  落榜的寒门举子们一看,几乎略一思索,便知道其增加殿试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大利好。

  有了圣人监考,大为增加了科举的地位这一点不用说,关键是公平性,有圣人最后把关,考官们至少不会再一味以名气和身家背景做为评卷的依据,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寒门举子,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担心无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一时间,皇城朱雀门下,尽是热烈讨论此项政策或声呼女皇英明的寒门举子。

  当然也不乏消息灵通之辈,开始显摆自己的一首消息。

  “你们可知圣人为何突然下此诏令?”举子甲双手后背,仰头问道。

  这样子,这语气,一看就是知道内幕消息的。

  围成一堆的人群里,举子乙最先按耐不住,问道:“看来仁兄是知道,且与我们说说。”

  举子甲卖关子也够了,于是道:“大家都知道今年省试榜首是刘辰星,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刘榜首的嫡亲舅父,乃当朝八品右拾遗柳文苏。对了,现在应该叫是正七品上柳补阙了,而之所以能连升两级,乃昨日柳补阙向圣人谏言增开殿试有功。”

  明白了前因后果,举子丙不由感慨道:“刘辰星是农家出身,柳补阙应该是也是农家子弟,深知我等寒门举子的难处,此举实乃大善!”

  举子乙也感慨道:“柳补阙岂止大善!?增开殿试,给了我等寒门举子机会,却也相应减少了衣冠子弟金榜的名额,甚至还得罪了不少朝臣。柳补阙这是在拿自己的仕途,为天下寒门举子赢得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实是大义,我等感念圣人英明之余,也不能忘记柳补阙的付出!否则与忘恩负义有和不同!?”

  “正是!仁兄所言有理!”

  在场举子都是各州县千里挑一的优秀俊士,都是举一反三的主,一听举子乙所言,立马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当下,众人称圣人英明的同时,也开始赞起柳文苏的大义。

  而随着殿试制式化的确定,每届进士科金榜题名的寒门举子增多,柳文苏在天下寒门士子中的声望也日益积重,当然此乃后话。

  且说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来往于皇城的官员们中,有一位身穿褐袍的少女在三个着千牛卫黑色铠甲的将领护送下,走了出来。

  听着四下举子和百姓们的议论,刘辰星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笑容如沐春风,向谢忌和他身后的两位左右手副官叉手一礼,道:“承蒙谢中郎将和两位的照顾,就请在此留步,儿可以自己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