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当即下诏,任命盖吴为关陇军区司令长官、雍州督导官,封北地公,下令雍梁二州出动武装部队,驻防边疆,作为盖吴的声援,并派使节送去印信121颗,让盖吴代替朝廷任官封爵。
然而盖吴并不解渴,处境并没有得以改善,前景不容乐观。
这时金城传来消息,当地人边固和天水人梁会,联合秦州益州境内各民族一万多户,占领了上邽东城,叛离北魏,周边的氐羌一万多人、匈奴休官部落和屠各部落二万多人,纷纷起兵响。
盖吴大喜过望,对未来不禁又充满了期待。
不过起义军虽然此起彼伏,但北魏国力还没有衰退得那么严重,并不致因为局面的叛变而危及全局。北魏秦益二州督导官封敕文,很快就斩杀边固,对变民集团造成重创。
5月11日,拓跋焘再派安丰公拓跋闾根,率骑兵进击上邽,还没到达,变民余党已吓破了胆,连夜放弃上邽东城逃走。
封敕文一早在城外挖了数道壕沟,防备变民逃窜,双方于是展开贴身肉搏,从半夜一直持续到天亮。
封敕文寻思:“盗贼知道没有生路,所以与我们死拼,战斗力反而提高了不少,应该换个思路。”下令部将高举白虎幡,向变民宣告,投降的一律赦免,安居如初。
变民大军已是强弩之末,本来抱着必死的打算,得此消息,心里瞬间燃起了希望,精神一抖,终于崩溃。
封敕文得意地指挥兵马,将逃散的变民各个击破,对于投降的那部分,当然是杀之而后快,给国家造成那么多麻烦,焉能妄想活命?
盖吴得知老乡们失败的消息,真是又气又怕,集结了被击溃的部众,重新驻军杏城,并改称秦地王,勉强支持。
拓跋焘则决意一鼓作气荡平叛乱,又加派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让二人同时统御北方各路人马,前往讨伐。
一支政府军就已经够盖吴周旋了,两位亲王来援,局面几无悬念。
8月,拓跋那大破盖吴,还生擒了他的两个叔叔。
各将领都建议送到平城献功,长安防守司令陆俟不以为然道:“长安地势险要,城垣坚固,且民风强悍,就算平时都不可大意忽略,何况在此动荡之际。
如今不杀盖吴,长安的祸乱绝不止息,盖吴孤身一人,无论隐藏或逃亡,不是亲信,谁能接近?十万大军留在这里,去追捕一个人,不是长久之策,不如得用盖吴的叔叔,以赦免其妻儿为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找盖吴,一定可以生擒。”
将领们都认为贼党如果已经溃散,只剩盖吴一人能逃到哪去?
陆俟说:“盖吴天性凶恶狡狯,如果得以逃脱,必定自我宣传,说什么王者不死,用以迷惑愚昧的民众,灾难会更大,这种风险岂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
将领们说:“你说的对,可是捉到贼寇却不杀,反而放虎归山,如果他一去不返,这个责任谁负?”
陆俟说:“诸位放心,由此产生一切后果,由我陆俟一人承担。”
说到这份上,拓跋那只得同意陆俟的计谋,但将领们依旧不怎么看好。
他们想终究没想到,就在几天后,盖吴的叔叔果然把盖吴的人头带来了。
带头的一死,变民集团迅速分裂,拓跋仁领兵讨伐余党,不久便完全平定。
陆俟因此大功获升为京畿部族司法总监。
就在将士们庆祝利时,安定卢水胡刘超,接过了盖吴的旗帜,集结一万余人叛变,掀起新的波澜。
拓跋焘非常恼火,但又不知如何根除这种现象,就算此次镇压成功,难保没有下次、下下次。
一味讨伐叛乱当然是无济于事的,完全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北魏急需一场重大变革。
多年以前,北魏还只是偏居一隅的小国,地盘小而掌握的资源有限,为了实现迅速扩张,当然还是要靠武力,为了让士兵爆发最大的威力,奖赏措施就特别放得开,任由将士抢夺战果,包括治理地方的官员,也拥有绝对的自由,可以肆无忌惮地强取豪夺。
这些手段极大提高了鲜卑人的积极性,前期发展神速,一直到吞并整个北方,扩张几近饱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然而盖吴并不解渴,处境并没有得以改善,前景不容乐观。
这时金城传来消息,当地人边固和天水人梁会,联合秦州益州境内各民族一万多户,占领了上邽东城,叛离北魏,周边的氐羌一万多人、匈奴休官部落和屠各部落二万多人,纷纷起兵响。
盖吴大喜过望,对未来不禁又充满了期待。
不过起义军虽然此起彼伏,但北魏国力还没有衰退得那么严重,并不致因为局面的叛变而危及全局。北魏秦益二州督导官封敕文,很快就斩杀边固,对变民集团造成重创。
5月11日,拓跋焘再派安丰公拓跋闾根,率骑兵进击上邽,还没到达,变民余党已吓破了胆,连夜放弃上邽东城逃走。
封敕文一早在城外挖了数道壕沟,防备变民逃窜,双方于是展开贴身肉搏,从半夜一直持续到天亮。
封敕文寻思:“盗贼知道没有生路,所以与我们死拼,战斗力反而提高了不少,应该换个思路。”下令部将高举白虎幡,向变民宣告,投降的一律赦免,安居如初。
变民大军已是强弩之末,本来抱着必死的打算,得此消息,心里瞬间燃起了希望,精神一抖,终于崩溃。
封敕文得意地指挥兵马,将逃散的变民各个击破,对于投降的那部分,当然是杀之而后快,给国家造成那么多麻烦,焉能妄想活命?
盖吴得知老乡们失败的消息,真是又气又怕,集结了被击溃的部众,重新驻军杏城,并改称秦地王,勉强支持。
拓跋焘则决意一鼓作气荡平叛乱,又加派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让二人同时统御北方各路人马,前往讨伐。
一支政府军就已经够盖吴周旋了,两位亲王来援,局面几无悬念。
8月,拓跋那大破盖吴,还生擒了他的两个叔叔。
各将领都建议送到平城献功,长安防守司令陆俟不以为然道:“长安地势险要,城垣坚固,且民风强悍,就算平时都不可大意忽略,何况在此动荡之际。
如今不杀盖吴,长安的祸乱绝不止息,盖吴孤身一人,无论隐藏或逃亡,不是亲信,谁能接近?十万大军留在这里,去追捕一个人,不是长久之策,不如得用盖吴的叔叔,以赦免其妻儿为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找盖吴,一定可以生擒。”
将领们都认为贼党如果已经溃散,只剩盖吴一人能逃到哪去?
陆俟说:“盖吴天性凶恶狡狯,如果得以逃脱,必定自我宣传,说什么王者不死,用以迷惑愚昧的民众,灾难会更大,这种风险岂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
将领们说:“你说的对,可是捉到贼寇却不杀,反而放虎归山,如果他一去不返,这个责任谁负?”
陆俟说:“诸位放心,由此产生一切后果,由我陆俟一人承担。”
说到这份上,拓跋那只得同意陆俟的计谋,但将领们依旧不怎么看好。
他们想终究没想到,就在几天后,盖吴的叔叔果然把盖吴的人头带来了。
带头的一死,变民集团迅速分裂,拓跋仁领兵讨伐余党,不久便完全平定。
陆俟因此大功获升为京畿部族司法总监。
就在将士们庆祝利时,安定卢水胡刘超,接过了盖吴的旗帜,集结一万余人叛变,掀起新的波澜。
拓跋焘非常恼火,但又不知如何根除这种现象,就算此次镇压成功,难保没有下次、下下次。
一味讨伐叛乱当然是无济于事的,完全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北魏急需一场重大变革。
多年以前,北魏还只是偏居一隅的小国,地盘小而掌握的资源有限,为了实现迅速扩张,当然还是要靠武力,为了让士兵爆发最大的威力,奖赏措施就特别放得开,任由将士抢夺战果,包括治理地方的官员,也拥有绝对的自由,可以肆无忌惮地强取豪夺。
这些手段极大提高了鲜卑人的积极性,前期发展神速,一直到吞并整个北方,扩张几近饱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