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刘义隆自知胜券在握,于是坦然折回京师,而谢晦则仓惶逃回江陵,两人的对比至为明显。
就在当晚,周超知道失败已成定局,直接舍弃军队,单人独舟晋见到彦之投降,谢晦的其他部属也全都星散,顿时成了孤家寡人的谢晦,怀着异常悲愤的心情,带上弟弟谢遁,向北逃去。
谢遁既肥且壮,平时几乎从未骑马,所以谢晦只好不断停下来等他,以致速度放缓,到了2月30日,才刚抵达安陆延头,不幸被民兵司令光顺之追上,然后五花大绑地乘坐囚车前往建康。
另一方面,到彦之进抵马头,谢晦的高级军事参议官何承天已得知领导被擒的消息,无奈率众投降。到彦之于是着手主持荆州州政府的各项事务,任命周超为军事参议官。
但刘粹很快把沙桥一战的详情向中央汇报,周超因为“助纣为虐”、“情节严重”,与谢晦、谢嚼、谢遁等人,全遭斩首。
庾登之在军中没有实权,所以仅免除官职、剥夺政治权利,有幸得以保全性命。
张茂度作为谢晦的好友,本来难逃一死,但因张邵的关系,刘义隆只把他召回京师,不进行诛连。
北魏的南蛮保安司令官王慧龙,之前接到谢晦的求救信号,率一万人攻陷思陵戍,再向前推进,包围了项城,但当听到谢晦失败的消息,想来继续征伐也没什么意义,只好裹胁了大批居民回军北上。
虽然这一次没能大施拳脚,但几年后,王慧龙便有了用武之地,成为刘义隆的噩梦。
谢晦一死,刘义隆彻底放宽心,开始逐步排除徐、傅、谢三人在朝中的影响。
相比除掉他们,这件事就容易多了,无非是从两方面去做,一是把他们支持的加以否定,二是把他们反对的加以肯定。
刘义隆急于完成此事,所以过程中难免出现偏颇和趋向极端。
3月2日,刘义隆下诏召回谢灵运担任皇家图书馆长,颜延之担任立法院主任立法官,赏赐和礼遇比刘义符时期还更优厚。
惠琳道士也迎来了第二春,经常受邀到宫中和刘义隆讨论国家大事,于是也便参与到朝廷诸多事务之中,从此宾客盈门,门前经常停着几十辆马车,贿赂和礼物前后相接,每天筵席七八桌,座位常常爆满。
惠琳在家经常脚穿高齿木屐,身披貂皮大衣,并设立专门接待客人的传达官和书记官,颇有达官显贵的气派,堪称出家人里面的一股泥石流。
会稽人孔觊,曾经也跟风前去拜访惠琳,因为宾客太多,只能寒暄两句而已,不能多说别的话,等到回去之后,对朋友感慨说:“现在连出家的道人都当了宰相,冠帽鞋子发错地方了!”
谢灵运等三人都是公认的政坛渣滓,之前已被徐羡之剔除了,如今刘义隆刚刚掌握全局,就把三人重新起用,用意自然是彰显自己的权威,并宣扬徐羡之三人的过失,但心情可以理解,做法却有些偏激,他这种秉性终将酿成巨大的灾祸,直接威胁到他自身,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当然刘义隆或许心思敏感,疑神疑鬼,但绝非蠢材,深知上位之初,必须有一番作为才能真正稳固大权,因此除了提拔谢灵运和拜道士为国师之外,还是实施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为政举措:
把16个散骑侍从官派遣到地方,分别视察各州郡县,考察官员的操守,访问民间无处申诉的疾苦,又让各郡县政府上疏报告行政得失;
每年三次到延贤堂听取人民诉讼,体察民情;
大力振兴农业,减免百姓赋税,提升国民建设刘宋王朝的热情和积极性;
大力弘扬教育,扩大办学,在国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就像唐朝魏征说的那样“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在中国历史上数百位皇帝里面,前期表现可圈可点的,大有人在,但多数都折在中期,到了后期更是一塌糊涂,当年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今刘义隆到底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所谓的”元嘉盛世”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就在当晚,周超知道失败已成定局,直接舍弃军队,单人独舟晋见到彦之投降,谢晦的其他部属也全都星散,顿时成了孤家寡人的谢晦,怀着异常悲愤的心情,带上弟弟谢遁,向北逃去。
谢遁既肥且壮,平时几乎从未骑马,所以谢晦只好不断停下来等他,以致速度放缓,到了2月30日,才刚抵达安陆延头,不幸被民兵司令光顺之追上,然后五花大绑地乘坐囚车前往建康。
另一方面,到彦之进抵马头,谢晦的高级军事参议官何承天已得知领导被擒的消息,无奈率众投降。到彦之于是着手主持荆州州政府的各项事务,任命周超为军事参议官。
但刘粹很快把沙桥一战的详情向中央汇报,周超因为“助纣为虐”、“情节严重”,与谢晦、谢嚼、谢遁等人,全遭斩首。
庾登之在军中没有实权,所以仅免除官职、剥夺政治权利,有幸得以保全性命。
张茂度作为谢晦的好友,本来难逃一死,但因张邵的关系,刘义隆只把他召回京师,不进行诛连。
北魏的南蛮保安司令官王慧龙,之前接到谢晦的求救信号,率一万人攻陷思陵戍,再向前推进,包围了项城,但当听到谢晦失败的消息,想来继续征伐也没什么意义,只好裹胁了大批居民回军北上。
虽然这一次没能大施拳脚,但几年后,王慧龙便有了用武之地,成为刘义隆的噩梦。
谢晦一死,刘义隆彻底放宽心,开始逐步排除徐、傅、谢三人在朝中的影响。
相比除掉他们,这件事就容易多了,无非是从两方面去做,一是把他们支持的加以否定,二是把他们反对的加以肯定。
刘义隆急于完成此事,所以过程中难免出现偏颇和趋向极端。
3月2日,刘义隆下诏召回谢灵运担任皇家图书馆长,颜延之担任立法院主任立法官,赏赐和礼遇比刘义符时期还更优厚。
惠琳道士也迎来了第二春,经常受邀到宫中和刘义隆讨论国家大事,于是也便参与到朝廷诸多事务之中,从此宾客盈门,门前经常停着几十辆马车,贿赂和礼物前后相接,每天筵席七八桌,座位常常爆满。
惠琳在家经常脚穿高齿木屐,身披貂皮大衣,并设立专门接待客人的传达官和书记官,颇有达官显贵的气派,堪称出家人里面的一股泥石流。
会稽人孔觊,曾经也跟风前去拜访惠琳,因为宾客太多,只能寒暄两句而已,不能多说别的话,等到回去之后,对朋友感慨说:“现在连出家的道人都当了宰相,冠帽鞋子发错地方了!”
谢灵运等三人都是公认的政坛渣滓,之前已被徐羡之剔除了,如今刘义隆刚刚掌握全局,就把三人重新起用,用意自然是彰显自己的权威,并宣扬徐羡之三人的过失,但心情可以理解,做法却有些偏激,他这种秉性终将酿成巨大的灾祸,直接威胁到他自身,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当然刘义隆或许心思敏感,疑神疑鬼,但绝非蠢材,深知上位之初,必须有一番作为才能真正稳固大权,因此除了提拔谢灵运和拜道士为国师之外,还是实施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为政举措:
把16个散骑侍从官派遣到地方,分别视察各州郡县,考察官员的操守,访问民间无处申诉的疾苦,又让各郡县政府上疏报告行政得失;
每年三次到延贤堂听取人民诉讼,体察民情;
大力振兴农业,减免百姓赋税,提升国民建设刘宋王朝的热情和积极性;
大力弘扬教育,扩大办学,在国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就像唐朝魏征说的那样“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在中国历史上数百位皇帝里面,前期表现可圈可点的,大有人在,但多数都折在中期,到了后期更是一塌糊涂,当年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今刘义隆到底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所谓的”元嘉盛世”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