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第2/3页

加入书签
    然而,宋神宗却是重重摇摇头,道:“吴骥若是坐镇西域,西域必然安稳,可是,朕却以为,这是大材小用,埋没人才。河西一战之后,万国震恐,争相献地,就剩下耶律洪基了。只要解决了耶律洪基,大宋就恢得到前朝时的盛况,版图尽复。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些地方长期处于异族治下,朕要从头治理,需要革故鼎新。革故鼎新嘛,不仅要革新文事,还要革新武事。文事嘛,呵呵,异常顺利。至于武事,革故鼎新还少不了吴骥,是以,吴骥就不去西域了。”

    宋朝能有眼下之局面,就是因为吴骥首先推动的,是因为他在边关推动了宋朝的军事革新。当然,这还不够,远远不够。说到军事革新,谁也不如吴骥,要想对宋朝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整顿,这人选非吴骥莫属了。

    “吴骥若去了西域,西域自然是高枕无忧,却是不能发挥吴骥所长,还是官家深谋远虑。”王安石和吕惠卿不得不服气。

    “朕的意思,西域就让种谔去镇守。吐蕃旧地,就让姚古去。河西之地就jiāo给李宪。”宋神宗似乎下定了决心,笑道:“他们是西兵的将领,把这西边之事jiāo给他们,再好不过了。”

    种谔是良将,也是宿将,把西域jiāo给他,不会有问题,王安石和吕惠卿没有异议。

    “至于吴骥嘛,要他从河西搬师,回到幽州,然后把耶律洪基顺道解决了,就回汴京。”宋神宗踱步,沉思着道:“到那时,朕要修内政,这需要十年时间。十年以后,朕的大军就会大举西进,雪唐耻,与大食争雄西域。”

    越踱越快,脚步轻快得象在飞:“前朝的口众、银两都没有朕多,就能把大食压着打了数十年。十年后,朕的口众、银两更多,兵jīng粮足,朕就不信,还收拾不了大食”

    右手猛然一划,仿若惊雷闪电,威猛不凡。

    兴庆府,吴骥的帅府,一众将领正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不行不行你不能去西域得我去”

    “凭甚你能去,我就不能去?你能打仗,我也不输于你”

    “凭甚么?凭我追随吴大帅一路从北地杀来,是我们,是我们,从北地推动了大宋的强盛西域就非我去不可”

    “大帅,大帅,您瞧瞧,他抢你的功呢。”

    “你休要胡说谁敢抢大帅的功?我是随着大帅鞍前马后效力,这次去西域,我们这些老人能少么?少不得少不得”

    “你这甚话呢?论老,你老得过我们西兵?”

    “西兵又怎生了?你们有能奈,把横山打下来了?要不是我们在北方打得狠,你们拿得下横山么?你们打了数十年的西夏,拿横山没奈何。这次,是你们走了好运,赶上了”

    “对西兵就打了兴庆府一仗。我们可是从北地一仗一仗熬过来的,契丹都给我们击破了,若论战功,你们没我们大。这去西域,得我们去,你们西兵,等下一批”

    西兵与西夏jiāo手数十年,虽是号称天下jīng锐,却是没多少胜仗,一座横山就阻挡他们无法越雷池一步,种谔、姚古和李宪听在耳里,不由得很是羞愧,低下了头颅。

    “好了,莫争了”吴骥把众将的争吵听在耳里,一阵头大。这些将领听说要去西域,个个跟赶酒席似的,争破了头。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去了西域可以雪唐耻,与大食打。

    吴骥一发话,众将好象给人用剪刀把话头剪断似的,戛然而止。

    “大帅,这是官家的旨意”吴星快步上前,把圣旨递给吴骥。

    吴骥展开一瞧,很是遗憾:“西域我也去不成了”

    “大帅不去了,谁去?”众将万分惊奇。

    进军西域,吴骥是不二人选,竟然不去了,谁能不奇?

    “种将军,你看吧。”吴骥摇摇头,把圣旨递给种谔。

    种谔接在手里一瞧,不由得大喜:“是我去是我去”

    兴庆府城外,宋军集结,吴骥骑在战马上,为他们送行,大声训话道:“弟兄们:往西就是yùmén关,就是阳关,过了yùmén关、阳关,就踏上了进军西域的征程前朝诗人说‘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不得不说,他说错了因为,在西域有很多华夏儿nv,他们在翘首以待他们是我们的亲人你们去了西域,不仅要带去大宋的威严,还要带去华夏一家亲要把浓浓亲情带到西域,温暖每一个华夏儿nv的心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