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天帝开封神-第3/5页

加入书签
    子郊与子洪就是殷郊和殷洪,即将成为皇后的姜氏,所生的两位嫡子。

    他们可没有微子启那种尴尬的庶出身份,未来的天子,必在这两位之中。

    虽然现在寿王还没登基,就考虑下一代未免太早,但姜桓楚作为东伯侯,自然是要未雨绸缪的。

    一位老人想看看外孙子,总不能拒绝吧

    黄尚唤了内侍过来“两位公子现在何处”

    内侍禀告“禀告殿下,两位公子正在学舍,还未回宫。”

    姜桓楚脸色微变,明知故问“学舍莫非是那黄裳先生”

    黄尚点头,不吝盛赞“先生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两位公子能在他座下听讲,乃是幸事”

    姜桓楚这下坐不住了,赶忙道“殿下,那黄裳来历神秘,不可轻信啊”

    黄尚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东伯侯言重了,孤欲拜先生为上大夫,被其婉拒,朝中各大夫与其论学,皆甘拜下风,这等学究天人,博古通今之辈,乃是真正的道德之士”

    姜桓楚苦劝无果,顿时觉得食不知味。

    那黄裳的讲学,如今已成为朝歌一景。

    姜桓楚都去偷偷听过,一时间惊为天人,方知卦象还有那样的演绎之法。

    商朝时期是没有春秋左传,更无四书五经的,贵族所学的学问,都与卜卦有关,且都是人族三位圣皇留下。

    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即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即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即归藏八卦。

    至于后世所言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等,并非黄帝和神农所著,而是代代口耳相传,再由后人归纳总结所成。

    因此现在能选择的课程很少,翻来覆去都是卦象,但在有限的条件中,黄裳的易经道藏衍万物,问天地,因材施教,开窍明智,借着八百诸侯聚朝歌的时刻,不仅每日都有大量的听讲者,座下已有三百弟子,为其宣扬学问,在诸侯百姓中游说。

    大诸侯对其十分排斥,即便是姬昌也是视之不见,但小诸侯却有不少敬若神明,更为其弟子赐姓,笼络人才。

    在这个年代,有姓氏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八百诸侯,又称为百姓。

    是的,百姓并非日后的庶民大众,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贵族阶层,即各地姓族的族长。

    他们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所谓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还在千官之前。

    由此可见,这些诸侯居然为了收拢黄裳座下的弟子,主动赐予其姓氏,这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没办法,在这个诸子百家还未诞生,诸侯里面也有许多文盲的时期,黄裳所传授的学问,真的太宝贵了。

    越是如此,姜桓楚越是极力反对,乃是保守贵族里的中坚,他甚至已经与朝中不少贵族官员窜连,要对这群弟子下毒手,没想到现在连殷郊和殷洪都被“毒害”了。

    万一他们也成了开明改革党,后果不堪设想

    姜桓楚再无宴饮的兴致,身体也马上不舒服起来,匆匆找了个借口告退后,立刻唤来儿子姜文焕“你今日去了哪里”

    姜文焕满身尘土,脸上也是黑不溜丢的,却是笑得很灿烂“我与苏全忠比武,各有胜负”

    苏全忠是冀州侯苏护的儿子,也是天生神力的猛将,此次随着苏护入朝歌,与姜文焕不打不相识,整日厮混在一起,摔跤为乐。

    姜桓楚本来对于儿子的勇武是很赞赏的,但一想到那些平民都有了高超的文化,姜文焕身为东鲁小侯爷,笑得还像个文盲,就气不打一处来“整日就知逞凶斗勇,成什么气候,从明日起,你去那黄裳的学舍,好好学习八卦易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