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4章 燕云归宋!-第4/7页

加入书签
    燕云十六州拿下以后,如何分派官员,如何推行大宋的政令,如何让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尽快脱离赤贫阶段等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寇季和赵祯商量了一晚上,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

    官员不够用。

    寇季不喜欢用狗腿子,赵祯也不喜欢用辽国留下的旧臣。

    寇季是单纯的不喜欢狗腿子。

    赵祯则有自己用人的标准。

    用赵祯的话将,我大宋将士辛辛苦苦收复了燕云,官员就应该由我朝廷派遣。

    而不是用那些投降的旧臣。

    他们在辽国的时候,鱼肉乡里、残害百姓。

    如今燕云光复了,还要继续用他们鱼肉乡里、残害百姓?

    那收复燕云有什么用?

    朝廷除了版图多了一块外,并不会得到什么大的好处。

    百姓们亦是如此。

    反倒是那些狗腿子左右逢源,吃的脑满肠肥的?

    凭什么?

    正是因为有这个用人的理念在,所以赵祯坚持给燕云十六州派遣新的官员。

    只是,君臣二人坐下来谋划了一晚上,才发现。

    大宋目前的官员貌似不够用。

    一下多出了十一州之地,大宋需要派遣的官员多达数万。

    赵祯和寇季盘算了一晚上,满打满算才凑出了一万人而已。

    赵祯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有点失败,居然会出现没人用的局面。

    寇季则觉得此事十分可笑。

    有宋一朝,官员群体数量庞大,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祸患。

    如今,大宋的官员居然出现了不够用的局面。

    “朕是不是该激动一下,开一个恩科?”

    赵祯在思量了许久以后,突然开口询问寇季。

    官员不够用,就加开恩科,这是朝廷增加官员最直接的手段。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不太妥当……如今我大宋的官员选才十分严谨,官员在出仕之前,最少要经历三年佐官的历练。

    就算现在开恩科,挑选出的进士三年以后勉强才能用。”

    赵祯盯着寇季道:“那你说说,从何处去选官?”

    寇季沉吟了一下,“挑选一些大吏出仕……一些在蒙学内表现的出众的蒙学先生,也可以令其出仕,担任衙门中的一些判官、推官等副职。”

    挑选出众的蒙学先生出仕,赵祯倒是能够理解。

    蒙学先生再应征入蒙学的时候,赵祯就向他们承诺过,只要他们任教到了一定的期限,就许他们出仕。

    赵祯现在令他们出仕,也算是兑现了承诺。

    可是任用衙门里的那些大吏为官的话,赵祯不太能理解。

    吏和官,完全是两个阶级。

    由吏出仕的官员,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因为朝野上下都不太认可吏出身的官员。

    在朝堂上,进士出身的官员是第一等,只要不犯错,升官的时候他们都是首选。

    举荐出身的官员是第二等,升官的时候,没有进士出身的对手,他们才有资格升官。

    不然的话,他们几乎一辈子都得不到升迁,除非是有朝中重臣推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