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0章 寇准的担忧-第3/7页

加入书签
    寇季解释道:“不会产生混乱,各级衙门,皆有兵曹,也有掌兵之官,地方兵马的调度,皆有他们负责。若是遇到了地方衙门难以决断的事情,可以一级一级上报。

    各级衙门若是处理不了,可以呈报兵部。

    兵部可以将此事拿到朝堂上论一论。

    非战时,枢密院只掌管禁军的升迁调度。

    战时,枢密院掌天下所有的兵马调遣。”

    曹玮听到此处,略微一愣,细细的品了品,没有再多言。

    此举其中的深意,曹玮大致明白了一些。

    经过改制以后,朝廷明面上摆着的能战的兵马,看着只有七十一万。

    可真要遇到了战事,一提溜,能快速的提溜出一大串的兵马。

    更重要的是,能战的兵马都放在边陲,真的有敌来犯,就不用再费力的调遣兵马。

    若是边陲的兵马不够,地方兵马可以快速的集结在一起,赶去驰援。

    中间省去许多行军的路程。

    此举可以说是大大的节省了行军的时间。

    唯一的害处就是,地方兵马长期守在地方,时间长了,就会失去打恶仗的本领。

    但是考虑到赵祯提出的十年退役的政令,以及边军退役以后充入到地方兵马中的政令,曹玮也就没再去计较此事。

    边军将士在军中待了十年,恐怕早已熟悉了军伍中的生活。

    纵然是退了,也不可能在地方安安心心的务农,很大的可能是进入到地方的兵马之中。

    有他们充入地方兵马之中,也能稍微补充一下地方兵马的不足之处。

    随后,王曾、朱能、种世衡、李昭亮、王德用等人,相继对他们心中存疑的地方,进行了询问。

    等到所有人弄清楚了这套兵制以后,已经到了天黑。

    赵祯并没有放任他们离去,而是将他们留在了宫里,继续商讨此事。

    赵祯特地在议事的偏殿内给他们准备了住处。

    为了避免风言风语,赵祯给他们准备的住处,距离后宫很遥远。

    赵祯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吕夷简等人,提前将尚没有商量妥当的兵制泄露出去。

    虽说吕夷简等人已经熟悉了朝廷定下的保密的律法,也知道此类的事情不能往外说,但赵祯仍然得提防一二。

    此后近半个月。

    几个人都凑在宫里商讨着兵制。

    他们白天出现在垂拱殿上陪着群臣们议事,晚上在偏殿内议论着兵制。

    寇季给出的兵制,吕夷简等人当天就搞懂了。

    但其中一些不合理的,或者是需要根据大宋的详情改正的地方,都需要商讨。

    此外,新的兵制,等于是将天下间所有的兵马打乱,重新安置。

    如何妥善的安置兵马,而不至于引起大的反弹,也需要好好的讨论一下。

    总之,如此大事,绝对不可能一天就商量妥当。

    经过了半个月的商量,最终商量出了一套十分适合大宋的兵制。

    如何循序渐进的推行这一套兵制,几个人也商量出了妥善的法子。

    兵制和推行兵制的法子,被写成了两份文书,摆在赵祯面前。

    赵祯在吕夷简等人的注视下,写下了名字,盖上了私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