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龙骨-第3/4页

加入书签
    所以,两者都要求选用能够顶天立地之材,唯有根基稳健,搭出来的房子或船只才能多年安固。

    龙骨的选材,要求比大梁还要更高一些。

    因为龙骨要泡水。

    别说木船,现代科技打造出的钢质船体一样有漏水的,焊工哪怕再好、工艺再完善都一样。

    关键一般水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纯水,等于说是种电解液,本什么就会和钢材发生发化学反应,多年出航、腐蚀不可避免。

    而且就算不考虑水的问题,单就结构本身需要应对的挑战也不是一个档次的,房子嘛,再大也就那么点儿,又悬在半空、下方好歹还有立柱支撑,大船有些是要承载上万吨货物的,孤悬在外、风里来雨里去不说,又是立在船只下方,等于没有那根木材可以帮它分担压力。

    一般来说,都是选用楸木或者柚木之类木质密实、不易渗水的硬木,船有多长、木就要多高,容不得一点拼接,否则一泡水瞬间就要散架了,想要打造出一条好船、首先就要找到这么一颗历经百年沧桑的参天巨木。

    先不说能不能找到,砍不砍得下来还两说呢。

    现阶段,也就只能弄一颗小船先凑合一下。

    七八米高的硬木,倒是也不难找,有无限刃在手,砍起来也快。

    要砍很多个,除了主龙骨以外,两边还要依序对称排布旁龙骨和龙筋,高度逐渐提升。

    之所以不能做平,是为了让船只遇到大风浪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平稳,这是很简单的力学问题,跟不倒翁是一个道理,想稳固关键是要重力集中,头轻脚重,重心压低,不管怎么偏重心都不会偏出。

    要是做平了,重心想要保持需要在上面额外累加数量难以想象的重物,一来压低船只载重、二来也会让龙骨承受更大的负担。

    数根木材,依次排布、逐级而上,中间可以用弧形横木或数块平行木板相连,固定位置的同时搭建起船只轮廓,接下来再用船板覆盖上去。

    墨斗感觉用木板来连接可能会更简单一些,上面挖出几个孔嘛,到时候不管是龙骨还是龙筋,一根一跟穿过去就行了。

    那些个孔按照模子画,也不会出错,标准化生产,结构可以做的相当稳固。

    反正墨斗就一根一根来,做的时候遇到了那么几个小问题……

    最大的就在于木板防水和船桨。

    说实在话,两个都没法彻底搞定,稚嫩治标。

    放水相对而言更简单,因为天工开物里面有明文记载,桐油+石灰。

    是有记载,但没有写明材料配比。

    写明了也没用,船行千里,不同地方水质不同,在这个区域防水效果好的,到了另一个地方说不定就开始漏了。

    有时候都不需要跨流域,直接下场雨就得歇菜。

    随便调一下吧,到时候肯定是要修补的,看渗水和开裂变形哪方面更严重吧,渗水就加桐油、变形就加石灰。

    船桨……

    本来做这个就为了省钱,再花钱请人摇桨不是把路又走回去了嘛?

    寻思半天,墨斗感觉要不做个“发动机”?

    所有船桨都用杠杆相连,靠金属弹簧来提高扭力,传动轴靠水车驱动。

    水车可以点内丹嘛。

    这不直接省了人工?

    想法是好的,真做起来淡疼无边。

    关键墨斗不知道操船。

    船桨应该是怎么个行动逻辑,力量的传导是什么步骤?左右两边节奏该如何错开?拐弯的时候这边该停多少?

    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虽然说现代体育有赛艇一项、那个是双手桨,但这玩意学起来还真不是一朝一夕,光看人家奥运会比赛录像,看不出车门道,顶多也就学个把式,内在根源是什么还得自己领悟。

    最后实在没办法,索性一拍大腿,想出了个歪点子——要不船做小点儿咯?

    本来预计着做七八米,到后,也就弄了个四五米长短的。

    所有配置全面缩水,船桨只配上两侧5队,各安一组水车,杠杆全部做成可拆结构,这样要转弯的时候水车不用动、就动传动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