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九十四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崇文院无疑是受到大火牵连的诸多建筑里程度最轻的一个,不但保住了绝版的古籍,被焚毁的那些书的雕版也还在。

    但由太宗亲手设计,促人修建,数十年来屹立宫群之中,使京人引以为豪的崇文院本身,还是被烧得只剩空空框架,残砖断瓦了。

    朝廷广开榜单,招募工匠,匠人一下变得供不应求,且必然会优先重建为起火源的荣王府、宫门等地。

    崇文院的话,则要稍慢一步了。

    救出的数千书籍,也经不起风吹日晒,便在原崇文院所在的位置边上,临时建起外院数所,足够遮风避雨,囤放书籍。

    然供馆职处理公务的地方,就变得无比简陋了。

    偏偏在这样一落千丈的工作环境下,忙碌程度却是大增。

    单是整理雕版,对被烧毁的书籍重新刊印的工作,就足够让所有人忙得脚不沾地,分/身乏术,根本无望回归陆辞所期盼的清闲状态了。

    毕竟原先官刻本的来源,包括国子监、崇文院、秘书监、司天监和校正医书局等。

    现一场大火,直接烧掉了崇文院和秘书监两处,刻书量却一下暴增,重任瞬间落在了另外数监的头上,自是手忙脚乱。

    陆辞粗略一算,忽略其他两馆且不谈,单是集贤院里的藏书,要完成重新刻印的工作,就起码得排到明年四月了。

    因其他两馆都有院士主持,都亲自往国子监跑得勤快,显是要争着先把自己馆里的雕版刻印出来。

    崇文院的院士苏嵩却是被罢职了,剩下几名校理,当然无法与那两院士相争。

    宋绶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两馆的新刻书络绎不绝地从国子监送出,属于集贤院的却被一再搁后,看似遥遥无期,出者也寥寥无几。

    心里难免感到几分愤愤不平,满腹牢骚,朝陆辞道:“如此也要相争,就这气度,如何当得院士?”

    他虽是个书呆子,却还是知道有些话说不得的,才险险憋住了。

    要不然,他真想骂那几人一个忘恩负义,才过去多久啊,就把陆辞带领集贤院里官吏,帮着抢救其他两馆书籍,才叫三馆成危巢下完卵的功给忘得干干净净,竟仗着官职高上几等,光明正大地压着陆辞。

    陆辞却是毫不在意,还心平气和地安慰他:“集贤院藏书虽是最多,却不似其他两馆还具旁的职事。上头催促,他们心里着急,争时不免脾气急了一些,也在所难免。子元多加体谅吧。”

    宋绶深深地看了此时还温和微笑的陆辞一眼,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位一来就深得他眼缘,近些时日的交往更让他引以为善友的陆摅羽,可真是脾气好过头了。

    若换了别人,单是三元及第的风光,就快能把尾巴翘上天去,更别说如此得陛下恩宠看重,免试推入馆阁之中,一来就领了第二等的职事。

    偏偏陆辞毫无傲气,只默默无闻地做事,堪称与世无争。哪怕是这回带领馆职众人抢救书籍、保全大半的功绩,也只做分内职责,绝口不提,更别说邀功了。

    性子这么柔软和善,还老被那些人欺压刁难,屡屡吃亏。

    这不,面对这明晃晃的抢功行径,对方半点不急,他却简直要气得看不下去了。

    宋绶忍不住为自己这过分老好人的朋友发愁时,陆辞却乐得光明正大地忙里偷闲,每日不慌不忙地做着分内的抄写、校勘、缮写等事,做着一条稳定地推动进度的安静咸鱼。

    在陆辞看来,单靠目前在馆阁中常规任职这几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十号人,就想要完成这般庞大的工作量,显然太缓慢和吃力了。

    以朝廷对藏书的看重,不可能忽略掉这点。

    若他所料不差的话,等针对这场大火的具体赏罚下来后,朝廷应该很快就将采取相应对策,从各地选人中挑出‘学行之士’,担起图书典藏整理的次要职务了。

    陆辞心安理得地混日子的时候,朝中也正为了此回大火之事,吵地翻天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