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大宋沿海银行

加入书签


    第263章大宋沿海银行

    其他的大臣,更是理直气壮了,那语气简直是宋晨不给,就不是大宋好大臣似的。

    在皇帝眼里,朝堂一直很热闹(吵闹),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吵闹)过,不过他理解,因为他也写了一封私信给宋晨,皇帝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向臣子要贵妃们的胭脂钱。

    宋晨接到这份不是圣旨的圣旨,那表情是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居然找臣子要钱,给自己的老婆们买胭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宋晨都一一回绝了,关系好的回绝,关系差的更不用说,甚至连皇帝的信都扔在一边,没有任何动作,然后再写了一封几万字的奏折上去。

    要钱!

    这是什么神操作,明明接收了蒲家的全部产业,得到这么多钱财,居然还有脸向朝廷要,脸皮这么厚也只有宋晨这独一份了。

    不过这份奏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读了之后真的感觉宋晨说得有理,这份奏折用了一组准确的数据说明问题,那就是要想以前蒲家产业继续运作下去,至少还要朝廷拔三万贯下来。

    那么肯定会有人问,老子为什么要蒲家的产业运作下去,宋晨又从减小社会动荡、维持就业稳定、稳固税源、繁荣社会发展的角度,阐释这些产业对大宋的重要性,接着从各个维度,如蒲家的贸易、工坊、商铺、聚宝斋来讲。

    众大臣看到这份万言书,大家都明白了,这是最高明的拒绝了。

    宋晨现在确实需要钱财,当然没有指望从朝廷里得到,不过是用这封奏折拦住那些无数双伸出来的手而已。

    临安。

    谢国明不像手下那些人对宋晨崇拜得不行,相反对他有点不满,谢国明都在犹豫要不要离开宋晨单干了。

    之前宋晨就对他承诺过,就算以后要单飞,他也是欢迎的。

    这一点谢国明还是了解的,他知道宋晨说这话时出自真心。

    他现在有许多赚钱的思路,可是由于被武穆计划各种各样的事情缠身,无法去做,这样有金子在脚下,却没有时间捡的感觉很痛苦。

    赚不了大钱这一点还不是最重要的,现在谢国明也跻身临安上流阶层,有年薪最高的掌柜之称,他不缺钱,宋晨从来不吝啬金钱方面的奖励。

    他也知道自己能有现在的地位,是拜谁所赐,谢国明骨子里是一个商人,他认为自己这两年的付出也算回报了宋晨。

    本来他已经写好了一封诚意满满的——辞职信了,结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千盼万盼的银行来了,赶紧让人把发出去的信追回来。

    因为宋晨交给他一个铺子,聚宝斋,谢国明这个对金融充满好奇心的家伙当然知道这个存在,这就是一个钱庄,是最接近银行的存在了。

    当然钱庄并不属于他,其实也不属于宋晨,是属于大宋沿海制置司,所有权对于他来说不重要,事实就算给他,他也不敢染指,因为与宋晨相处甚久的他,知道银行所代表的能量。

    聚宝斋要改名,改名为大宋沿海银行,有了它,他谢国明从此就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情,从清点账册,盘点实际钱财,安慰挤兑的人群,还要制作招牌,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都是他在奔波。

    这是沿海银行临安总行的开业仪式,这里搞得非常地隆重,来的人很多。

    之所以敢在这个风头上还如此高调,因为至少临安总行已经渡过了挤兑危机了,谢国明这段时间里,亲自要账,从被要账的人变成要账的人,无疑是一种成功,至少对于曾经被逼债的他来说,是一次心理安慰。

    他亲自要回五千贯,并且亲自到存款人中间,说明新开的银行是怎么怎么地靠谱,这可是朝廷认可的官方银行。

    虽然停业整顿期过后,还是有不少人提钱,但危机总算过去了,其实这是宋晨‘偏心’,他用沿海制置司的船把泉州搜罗的钱财,用在临安,这里是稳定下来。

    这几日居然还有人来存钱,这些人可都是陌生人,不是卖宋晨面子来的,真实的存款人,这可是一个好兆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