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大的赢家就数赫连铎了,李琢的原太仆卿职务与节度使平级,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所兼任的门下侍中只是个虚衔。只有他赫连铎,一跃而为大同防御使,坐上了李克用连做梦都想坐的位子。
赫连铎高兴之余,心里总有几分不踏实。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匪首李克用去向不明,一个多月来渺无音信,成了“马航失联客机”一样的谜。必须要找到他,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然,叫我如何睡的安稳?
于是,他派出斥候四处查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一首,向我们展示出一副汉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壮丽画卷,同时也凸显了阴山自秦汉以来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
横亘于长城以北的阴山,平均海拔在1500——2300米之间,连绵1200多公里。其东段在河北省北部,这里是古燕赵大地,春秋至秦各个历史阶段都修建了好些个长城,重重叠叠,有些就建在阴山山脉的脊梁上。西段则处在浩瀚的、人迹罕至的大沙漠之中。所以,阴山中段便成了游牧骑兵侵扰中原的必由之路。
唐朝灭东突厥、薛延陀,以及唐回联军灭后突厥等战役,也大多是从阴山中段出击的。现在,回鹘已消亡,契丹还没有做大,阴山沿线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阴山南北宽50——100公里,南坡山势陡峭,北坡较为平缓,山下到处是绿油油的大草原。正如南北朝民歌所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阴山南北以及大山里,生活着很多大是后世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在这里以游牧和狩猎为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广明元年冬十月,阴山山区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空旷的山谷,除了皑皑白雪和一些散落在各处的圆顶蒙古包之外,似乎找不到生命的迹象。远处,渐渐出现了一队不速之客,这是一支十余人的骑兵小分队。他们身上穿的是鲜卑服装,外罩铠甲。腰佩刀剑。这是些什么人?来这儿干什么?
突然,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无数的鞑靼人,手执弯刀、弓箭,把这一行人围在了核心。这支骑兵:“请带我们去见你们的酋长,有要事商谈。”
他们跟随这一群鞑靼人来到一座白色的帐篷前,这帐篷大而豪华,四周哨兵林立。一人进去禀报后,出来说:“大汗有令。请校尉进去说话。”
校尉进去后,对酋长和众头面人物自报家门:“我奉唐大同防御使赫连铎大帅之命,来贵地进行慰问。”说罢,他击掌两下。从外面进来几个人,手提着沉甸甸的丝绸和黄金等物品放在桌子上。
“区区薄礼,还望笑纳。”
酋长一手抓住一个金锭。张开嘴巴狠狠地咬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咬的牙痕。喜形于色、自言自语:“嗯、成色不错!”
他的眼光又移到了两个“美人儿”上了,这是两个五光三色的瓷雕——骑着马、手持马球杆的仕女。体态丰满,栩栩如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把在座的鞑靼人眼睛都看直了。有人问道:“这是啥玩意,值钱不?”
校尉介绍说:“这是一种名曰‘唐三彩’的陶器,朝廷常把它作为礼品赠送外宾。”
酋长听了连连点头说:“噢,好、好、好!”
校尉说:“还有更好的呢,大汗请看。”他端着四个瓷碗,小心翼翼的放在酋长面前。在座的头面人物也都一个个伸长脖子看,但见瓷碗晶莹剔透、白中泛青、温润如玉。这帮化外之人哪见过这个,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校尉滔滔不绝的当起了讲解员:“这叫影青瓷,老外称它为假玉器,产自于长江以南的昌南镇。这影青瓷在西方,也就是欧洲,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可能拥有,它的市场价格是黄金的好几倍。”
听到这里,酋长好像想起了什么:“阿阿,赫连铎大帅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我,一定有什么要事需要我帮忙,说吧,什么事?”
校尉这才从怀里取出一封赫连铎的亲笔信,呈上去。酋长展开书信一看,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李克用是不是那个沙陀人,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赫连铎高兴之余,心里总有几分不踏实。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匪首李克用去向不明,一个多月来渺无音信,成了“马航失联客机”一样的谜。必须要找到他,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然,叫我如何睡的安稳?
于是,他派出斥候四处查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一首,向我们展示出一副汉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壮丽画卷,同时也凸显了阴山自秦汉以来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
横亘于长城以北的阴山,平均海拔在1500——2300米之间,连绵1200多公里。其东段在河北省北部,这里是古燕赵大地,春秋至秦各个历史阶段都修建了好些个长城,重重叠叠,有些就建在阴山山脉的脊梁上。西段则处在浩瀚的、人迹罕至的大沙漠之中。所以,阴山中段便成了游牧骑兵侵扰中原的必由之路。
唐朝灭东突厥、薛延陀,以及唐回联军灭后突厥等战役,也大多是从阴山中段出击的。现在,回鹘已消亡,契丹还没有做大,阴山沿线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阴山南北宽50——100公里,南坡山势陡峭,北坡较为平缓,山下到处是绿油油的大草原。正如南北朝民歌所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阴山南北以及大山里,生活着很多大是后世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在这里以游牧和狩猎为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广明元年冬十月,阴山山区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空旷的山谷,除了皑皑白雪和一些散落在各处的圆顶蒙古包之外,似乎找不到生命的迹象。远处,渐渐出现了一队不速之客,这是一支十余人的骑兵小分队。他们身上穿的是鲜卑服装,外罩铠甲。腰佩刀剑。这是些什么人?来这儿干什么?
突然,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无数的鞑靼人,手执弯刀、弓箭,把这一行人围在了核心。这支骑兵:“请带我们去见你们的酋长,有要事商谈。”
他们跟随这一群鞑靼人来到一座白色的帐篷前,这帐篷大而豪华,四周哨兵林立。一人进去禀报后,出来说:“大汗有令。请校尉进去说话。”
校尉进去后,对酋长和众头面人物自报家门:“我奉唐大同防御使赫连铎大帅之命,来贵地进行慰问。”说罢,他击掌两下。从外面进来几个人,手提着沉甸甸的丝绸和黄金等物品放在桌子上。
“区区薄礼,还望笑纳。”
酋长一手抓住一个金锭。张开嘴巴狠狠地咬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咬的牙痕。喜形于色、自言自语:“嗯、成色不错!”
他的眼光又移到了两个“美人儿”上了,这是两个五光三色的瓷雕——骑着马、手持马球杆的仕女。体态丰满,栩栩如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把在座的鞑靼人眼睛都看直了。有人问道:“这是啥玩意,值钱不?”
校尉介绍说:“这是一种名曰‘唐三彩’的陶器,朝廷常把它作为礼品赠送外宾。”
酋长听了连连点头说:“噢,好、好、好!”
校尉说:“还有更好的呢,大汗请看。”他端着四个瓷碗,小心翼翼的放在酋长面前。在座的头面人物也都一个个伸长脖子看,但见瓷碗晶莹剔透、白中泛青、温润如玉。这帮化外之人哪见过这个,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校尉滔滔不绝的当起了讲解员:“这叫影青瓷,老外称它为假玉器,产自于长江以南的昌南镇。这影青瓷在西方,也就是欧洲,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可能拥有,它的市场价格是黄金的好几倍。”
听到这里,酋长好像想起了什么:“阿阿,赫连铎大帅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我,一定有什么要事需要我帮忙,说吧,什么事?”
校尉这才从怀里取出一封赫连铎的亲笔信,呈上去。酋长展开书信一看,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李克用是不是那个沙陀人,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