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唐睿宗景云二年九月初三,出生于太子李隆基的东宫。『『,他的母亲杨贵嫔(唐朝皇后之下有贵妃、贵嫔、贵人等。
儿子即位后,她被追赠谥号为“元献皇后”),出身于关陇地区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杨氏的曾祖父杨士达曾在隋朝担任宰相,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士达的女儿。
所以,如果母系血缘算起来,李亨的母亲杨氏要比父亲李隆基还高了一辈呢!幸亏这是在风气开放的大唐,不同辈分之间的婚姻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亨出生以后,就没能和生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因为,杨氏仅仅是太子的姬妾,而太子妃是王氏。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太子妃的地位当然要比其他姬妾高得多。
然而,此时的王氏一直没有生育,杨氏“不敢独享作为母亲的喜悦”,更为了儿子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忍痛将儿子送到了王氏膝下。
所幸,王氏对儿时的李亨百般呵护,待他像亲儿子一样,并对他进行了早期的启蒙和培养。
他最初叫“嗣升”,后来多次被改名。先后用过的“官名”多达5个,在古代帝王中创造了一项记录。744年,他才被最终定名为“李亨”。
此后再也没有改动,因此人们习惯上把他叫李亨。也就是说这位经历坎坷的皇子。直到34岁时终于才有了稳定的名字!
为个皇子的名字这样折腾,实属绝无仅有!作为第3子的李亨。母亲的地位也不高,所以并没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他后来被立为太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一竞争者:李琮
他的大哥李琮,原名李嗣直,生母为刘华妃。
由于他一直没有进入父亲的视野,所以史书对他的记载极其简略,基本上只有他的任职履历,而没有多少具体事迹。
以至于我们对他的能力、品行等,均所知甚少。从仅有的史料中,我们可以推断。他为人谦和、口碑不错。可能由于长期没有担任实际职务,所以也没有得罪多少人。他在710年,被祖父李旦封为许昌郡王。
712年八月,父亲即位后,他进封为郯王。716年,改封庆王,并改名李潭。733年,担任荣誉太子导师,改名李琮。
736年。又被授予荣誉国家领导人。742年,兼荣誉太原地区行政长官。752年五月,李琮病死,被父亲追谥为“靖德太子”。李亨即位后。追谥他为“奉天皇帝”。
第二竞争者:李瑛
二哥李瑛,原名李嗣谦,生母为赵丽妃。最初。他的母亲比较得宠,因此他短短32年的人生道路上。前半段显得非常平顺。710年九月,他被封为封真定郡王。712年八月。进封郢王。
715年正月,被册立为皇太子。725年,改名李鸿。
被立为太子越早,就越会成为其他庶母和兄弟的眼中钉。女人总有容颜老去的时候,嫔妃也总有失宠的时候。当李瑛的母亲被李隆基日渐疏远时,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也就会每况愈下。
第三竞争者:李瑁
十八弟李瑁,生母为武惠妃。年轻貌美的武惠妃受到了李隆基的专宠,她为皇帝生育的儿女地位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武惠妃共为李隆基生育了4子3女: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上仙公主,寿王李瑁、盛王李琦、咸宜公主、太华公主。
随着地位的巩固和儿子的成年,她开始刻意拉拢朝中重臣,极力想使自己的儿子李瑁立为太子。
李瑁7岁时,在一次拜见兄长永王李璘的过程中,言谈举止符合仪礼,领一旁的父亲极为欣赏。
725年三月,他被封为寿王。727年,成为成都地区的名义上的军政长官。735年,又被加上了文官最高荣誉头像。
和李瑛情况类似的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也都因为母亲的失宠而倍感冷落。
共同的处境,使得他们常常怨言流露,说些对武惠妃和父亲不大恭敬的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不怕被贼偷,就怕被贼惦记”。
他们的这些话,都被武惠妃的女婿、咸宜公主的丈夫杨洄
、得到后报给了丈母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